昨日下午,受國務院委托,審計署審計長胡澤君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于2016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通報了扶貧資金審計等情況。其中,“從重點抽查的158個縣看,脫貧攻堅任務還十分艱巨,扶貧資金在一些地方具體使用中尚需進一步精準聚焦,個別地方存在扶貧舉措不實等問題?!保ㄖ袊W6月26日)
藝術來源于生活。盆景,中國優秀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通過縮地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美麗的縮小版的山水風景區。回到日前的扶貧審計報告中:個別地方存在追求短期效應傾向。有53個縣的189個項目因脫離實際、管護不到位等,建成后改作他用或廢棄,涉及扶貧資金1.41億元;有24個縣的56個項目與貧困戶利益連接較弱,集中在龍頭企業或合作社,存在“壘大戶”、“造盆景”現象,涉及扶貧資金5643.68萬元等等如是,著實讓人唏噓不已。這種重“面子工程”、輕惠民實效,中看不中用,掩蓋真相,遮擋真貧,做與誰看?如此“盆景思維”只會苦了群眾、傷了民心、丟了民意。
脫貧,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而,扶貧旨在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戶開發經濟、發展生產、擺脫貧困,它是實現小康社會的關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被公眾視作一項富民工程、良心工程??墒聦嵣希褪沁@樣一項本該實打實的工程,卻被投機取巧,玩起了花架子。顯然,這背后,是政績觀的扭曲。同時,讓人不免心生疑慮,脫貧攻堅,到底是為了誰討好誰?“壘大戶”、“造盆景”又是為了誰的臉上更有“光彩”? 或許,問題關鍵還在于,審計發現,基層扶貧資金統籌和監管還未完全到位。
思想是行動先導?!芭杈八季S”不好,又為啥還大有市場?思想不端正,責任不到位,把國家的錢拿來“打水漂”,只會背離中央目標任務,制造更多政績泡沫。其實,對于扶貧“盆景思維”各種報端紙媒早已有所報道。什么為了讓上級考察時看到自己的扶貧成績,派一些小學生披著裝化肥用的白塑料袋,趴在領導路過的山坡上;什么“山體噴綠漆”、“遮羞墻”“新修公路上種豆”等。儼然把扶貧、脫貧當成了一道簡單的加加減減數學題;當成了“迎奉”領導喜好;當成了“光鮮”政績的遮羞布。說到底,脫貧攻堅之所以出現“盆景思維”,之所以有人會“劍走偏鋒”,之所以會把主要精力放在應景之作上。源于監督檢查機制不健全,急功近利的政績觀所致。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在脫貧攻堅進入的“最后一公里”當下,如何加大監督力度,杜絕“盆景思維”?如何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如何把該用的錢花到“刀刃上”?如何摒棄重“面子”輕“里子”,“壘大戶”“造盆景”現象?如何加大懲處力度,讓“盆景思維”沒有市場?已經刻不容緩。鑒于此,要讓扶貧效果實實在在,除了崇尚實干、狠抓落實,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見實效,得強化扶貧資金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封閉運行制;得加大項目公示、貧困戶參與;得加大項目審計、監察等系列扶貧項目資金監督制度;更得引入群眾考核機制,讓脫貧工作做得好不好,由貧困群眾說了算。或許,方能確保扶貧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有效性,少一些扶貧“盆景思維”。
扶貧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態度。扶貧“盆景思維”是在嚴重浪費原本可貴的扶貧資金,是在浪費時間、精力和資源,當止!必須盡快建立起跟蹤問效、問責的機制。相信有了政府實現脫貧責無旁貸決心,有了各級領導干部用心扶貧,有了監管部門“動起來”,定能給整個扶貧工作注入更多的正能量,抓好扶貧工作“支點”,“撬動”扶貧工作全面推進。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