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別讓精準扶貧只重“精準”

[ 作者:齊琪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7-03 錄入:吳玲香 ]

昨日,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榆林市針對扶貧工作再出新措施。據榆林市扶貧辦文件稱,將進一步加強對扶貧干部的工作管理,對全市參與扶貧工作的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實行GPS定位管理。(6月30日 新京報)

對扶貧干部實行GPS定位管理,搭載信息化技術平臺,實現互聯網移動終端智能管理,隨時監控扶貧干部在崗情況、工作軌跡等,看似“高達上”,實則這樣的“精準管理”是否值得廣大群眾點贊,是否有效監管干部扶貧工作,是否切實可行都有待理性思考。

GPS定位始于軍事項目,主要用于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兼具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軍事目的。如此與國際接軌的高端技術,而今用在“自己人”身上,只為監控扶貧干部在崗情況,未免“大材小用”。市扶貧辦只需安坐辦公室,就能對基層干部活動軌跡了如指掌,在崗情況一目了然,何等方便!

然而,扶貧干部每天在崗就能確保扶貧效果顯著嗎?答案必定是不能的。扶貧人員每天朝九晚五簽到,不接觸村民、不考察村情、不了解村意、不探索脫貧致富之路,有心懈怠者甚至在上班時間內自己或請托他人在所駐村晃蕩一天,就可以被記錄下“準時上下班”的軌跡,面從后言,百姓不會點贊,監管不會有效,工作不會落實,如此監管扶貧干部對于“精準扶貧”又有何意義呢?

GPS定位的初衷是為了遏制扶貧不扶的懶政,但就實際實施而言,一則專門簽到未免流于形式,消磨扶貧干部積極性和主動性;二則GPS定位的只是一個信號,扶貧干部監管還需“人機”結合;三則定位數據容易泄露干部隱私,造成公權力濫用。“精準扶貧”只是注重位置“精準”,監管如此創新也不過爾爾。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AV一在线不卡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 亚洲精品亚洲国产3区 | 亚洲国产天堂网精品网站 |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免费久久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