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榆林市針對扶貧工作再出新措施。據(jù)榆林市扶貧辦文件稱,將進一步加強對扶貧干部的工作管理,對全市參與扶貧工作的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實行GPS定位管理。(6月30日 新京報)
對扶貧干部實行GPS定位管理,搭載信息化技術平臺,實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終端智能管理,隨時監(jiān)控扶貧干部在崗情況、工作軌跡等,看似“高達上”,實則這樣的“精準管理”是否值得廣大群眾點贊,是否有效監(jiān)管干部扶貧工作,是否切實可行都有待理性思考。
GPS定位始于軍事項目,主要用于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兼具情報收集、核爆監(jiān)測和應急通訊等軍事目的。如此與國際接軌的高端技術,而今用在“自己人”身上,只為監(jiān)控扶貧干部在崗情況,未免“大材小用”。市扶貧辦只需安坐辦公室,就能對基層干部活動軌跡了如指掌,在崗情況一目了然,何等方便!
然而,扶貧干部每天在崗就能確保扶貧效果顯著嗎?答案必定是不能的。扶貧人員每天朝九晚五簽到,不接觸村民、不考察村情、不了解村意、不探索脫貧致富之路,有心懈怠者甚至在上班時間內自己或請托他人在所駐村晃蕩一天,就可以被記錄下“準時上下班”的軌跡,面從后言,百姓不會點贊,監(jiān)管不會有效,工作不會落實,如此監(jiān)管扶貧干部對于“精準扶貧”又有何意義呢?
GPS定位的初衷是為了遏制扶貧不扶的懶政,但就實際實施而言,一則專門簽到未免流于形式,消磨扶貧干部積極性和主動性;二則GPS定位的只是一個信號,扶貧干部監(jiān)管還需“人機”結合;三則定位數(shù)據(jù)容易泄露干部隱私,造成公權力濫用。“精準扶貧”只是注重位置“精準”,監(jiān)管如此創(chuàng)新也不過爾爾。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q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