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守住綠水青山就是捍衛生命家園

[ 作者:廖榮威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7-26 錄入:吳玲香 ]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摘自7月22日大型政論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第六集《守住綠水青山》(7月23日人民網、中華網)

綠水青山就是環境生態。此處所言的環境主要是指生命存在的空間和境地,生態則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狀態。森林、草原、江河、湖泊、濕地、海洋等生態空間又是動物、微生物的生存空間。人類是地球這顆星球上最高級、最重要、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生命體。在創造人類文明的過程中,人們曾經試圖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從農耕文明、草原游牧文明到工業文明,確實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綠水青山越來越少,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人類為此吃了不少苦頭,付出了慘重代價。現在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環境生態,逐漸認識到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重要,愈發地感受到由工業文明轉入生態文明的急迫。

綠水青山就是生命之源。食物是生物維持生命的主要能源,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我們人類所有的食物都來源于青山綠水。江河、湖泊、濕地、海洋這些“綠水”中存活的生物,土地、農田、森林、草原、這些“青山”中生長的五谷、蔬菜、野生植物等幾乎都是人類的食物。人是一天也離不開清潔的水和食物的,它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有了它們,人類就有了食物,就有了生命之源。反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沒有了綠水青山,我們人類的食物鏈就斷了,生命之源不復存在,人類終將消亡殆盡。

綠水青山就是人類家園。人類的衣食住行,幾乎都要依賴青山綠水。有了青山綠水,就有了優良的環境生態,有了優良的環境生態,生產力才可能持續、健康發展,步入良性循環軌道。生產力的發展決定著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又決定著物質、精神、生態文明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與質量。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就必須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自覺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反之,如果亂砍亂伐、野蠻開發,破壞生態,毀掉了綠水青山,就毀掉了文明的根基,就毀掉了人類生存的家園。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中國等諸多古老文明,大多發源于水量豐沛、森林茂密、田野肥沃的地區,就是因為過度開發、野蠻生產,生態狀況日益惡化,使得巴比倫、瑪雅等一度興盛的文明由盛轉衰,最后走向了毀滅,教訓尤為深刻而沉痛。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我們不僅要高度警覺、認識到位,還必須強制性地嚴格保護森林、草原、濕地、海洋等生態空間,將它們統一劃入生態保護紅線,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穩定海岸生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就是放緩GDP增速,也要守住綠水青山的生態保護意識。

守住青山綠水就是保護生態,保護生態就是保護文明,保護生態文明,就是在捍衛我們的生命家園。

(作者系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退休干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 亚洲精品字幕中文 | 亚洲AV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免费性爱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另类图区中文字幕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