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鎮黨委針對村干部隊伍普遍存在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知識偏單、帶富能力偏弱等問題,采取更換年老干部、培訓年青干部、培養后備干部等措施,使村干部的年齡、性別和知識結構得到明顯優化。(中國財經觀察網)
年齡大、文化程度低是農村干部存在的普遍現象,所以培養有文化、后能力且年輕的干部就成為了農村發展的必然趨勢。眾所周知,從“走基層”到每年農村的“村兩委”換屆選舉,出發點都是選拔有志、有識、有能的年輕人,鼓勵大學生、年輕黨員、返鄉創業的青年積極參與到“為民服務”的大家庭中來。但是,現實總是會打擊人,因為農村的貧窮和落后根本留不住年輕人想走的心,畢竟生活的壓力、人才的競爭,總是“逼著”他們投身到“大上?!边@樣的地方去打拼,他們不能僅是為了為他人,放棄自己的生活和夢想。
農村需要人才,卻留不住人才,怎么辦?不是說年齡大,文化低的干部就不能用,在這里他們能當老師,在他們即將卸任時,著力于培養,培養在村里的年輕人,即使抵不上高校畢業生大學歷,也能是年輕一代的“農村知識先知”,更能熟練的掌握農村處事之道,也能在社會進步中邊想、邊學、邊干;組織部門還可以通過招考的模式,為農村輸送“新鮮血液”,為招進來的人提供的某些便利的條件和安逸的環境,在允許的情況下,提高待遇,留住他們的人,綁住他們的心。
村干部年輕化、知識化是一個必然趨勢,擴大了范圍,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人員類型的限制,為農村發展添磚加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