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小微權力”看似不大,實則一頭連著政策,一頭連著群眾,直接關涉群眾的切身利益。“小微權力”一旦“越軌”,腐敗損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帶給群眾的痛感更直接、更強烈。
鐵規嚴律之下,一些地方的基層干部的思想自覺尚未完全形成,依舊存在蠶食群眾利益的“歪主意”、算錯的“群眾賬”,掏空心思“玩花樣”、變著法子“耍手段”等“小微權力”腐敗性問題。對各項補貼資金克扣冒領、侵吞私占,或對群眾利益不聞不問、不管不顧,或以權謀私、作風虛浮等等。這些泛泛而生的作風問題同樣需要猛藥去疴、重拳出擊,從快查處、從嚴懲治,被關進制度清單的“籠子”。
基層的“小蒼蠅”、“小螻蟻”,手中之權微乎其微、貪占金額更是微不足道,然而“蒼蠅”、“螻蟻”雖小,同樣關系人心向背;權力雖微,依然關乎公平公信;基層雖低,更加影響執政根基。防漏一個,會損害一方群眾利益;疏忽一時,必帶壞一地風氣。
制度建設與社會綜合治理的同步防治。切實把“小微權力”關進制度清單的“籠子”里,一張清單管好“為權力”,并真正管住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的財權、事權,讓基層政務也在陽光下進行,上級可管理,群眾能監督,做到厘權清單化、用權程序化、監權制度化。
同時,繼續完善惠農資金和農村資產管理制度,包括:完善惠農資金管理,建立惠農資金網上監管服務平臺;建立健全惠農資金日常發放流程,加大支農惠農專項補貼的公示力度,加強惠農支農事項的政策宣傳;建立鄉鎮政府和村民的信息直通機制,不定期對大額專項資金的收支、使用情況進行必要的審計檢查,防止克扣或弄虛作假;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管理,開展清理核查,摸清底數、建立臺賬、明確產權,提升監管透明度,打造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作者地址:四川北川陳家壩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