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南日報消息,今年來,會同縣紀委運用“互聯網+監督”平臺,對公職人員家屬違規領取低保資金問題開展專項整治。通過平臺對數據情況進行“碰撞比對”,截至目前,共清退違規享受低保人員18947人,追繳國家公職人員家屬違規領取的低保金230余萬元。
無獨有偶,據人民網2017年8月30日報道,2016年,重慶市通過核查取消低保資格6萬余人,全年節約財政資金約1億元;據央視新聞客戶端2017年11月22日消息,云南省德宏州紀委對外公布了這起“隴川縣民政局‘靠山吃山’塌方式違紀違規案”,56名干部職工中,有40名領導、干部職工及親屬違規享受城鄉低保。湖南會同縣、重慶全市、云南隴川縣的案例具有的共同特點是,不符合低保條件的享受了低保。報道的雖是三個省市的問題,其他地方也應該存在。
如何根治低保問題,近年來,自上而下一直在探索解決。筆者認為根治低保問題其實并不難,只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處理得當的方法,揮好“三板斧”,低保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首先,各村(社區)嚴把低保準入門檻關,把那些不符合條件的“無情”地拒之門外,就不會有那么多后續問題。即使是由于上屆村委(居委)干部把關不嚴,把一些不符合條件的納入了低保,現屆村委(居委)干部在每年或每次核對清除的時候,按上級文件要求嚴厲清退,也不會有那么多的人看別人享受低保而“眼紅”。在低保資金的分配上,先調查確定名額后分配資金而不是先分配資金后定名額,就不會有那么的不符合條件的人“混進”低保隊伍。村委(居委)清退不得力,不能解決問題,鄉鎮級政府就解決村委(居委)干部。縣級紀委加大對惠民資金的監督力度,尤其對公職徇私舞弊的,發現一起通報一起、處理一起,形成震懾。
其次,像湖南省、重慶市那樣利用大數據對比,對有車有房的、有營業執照的、有公積金的等進行調查處理,不符合條件的清除,讓符合條件的光明正大的享受。加大低保領域監督,把不符合條件的逐年清除,逐漸減少低保人數,把資金用在刀刃上。
再次,逐漸全面取消低保,將原用于低保的資金一部分用于臨時救助和醫療救助,一部分用于基層基礎設施建設,如建路、修橋,一部分用于增加60歲以上老人基本養老保險和80歲以上老人高齡補貼。就目前情況來看,一下子全部取消低保可能有些困難,最后遭殃的還是那些確實需要低保求助的困難群眾。當務之急是清退那些不符合條件的。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劉營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