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游局5日推出“全國全域旅游全息信息服務系統”。該系統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借助高德地圖數據和精確的定位能力實現全域旅游廁所導航,這是借助科技力量提升旅游品質,優化旅游體驗,創新旅游信息服務方式的一項重要舉措。(人民網 1月6日)
比起高樓大廈,成千上萬修建的標志性建筑、“形象工程”。或許,花大力氣修建一個便民廁所是“只出不進”沒有太多回報的“虧本”工程。然事實并非如此,假以只重視“產出”而忽視了“投入”,只看到了地方其他發展或是旅游市場的火爆能給自己帶來多少真金白銀,而忽視了城市、景區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那么,一個沒有廁所、或是難以找到廁所、臟亂差的廁所,可能瞬間毀掉旅游推介的百般努力。游客不會因為廁所好而去旅游,但很可能會由于廁所原因不愿再去。無疑是自斷后路。
大小便算多大個事?的確,廁所在有些人眼里不算重要,但在社會日益進步的今天,這已經是一個地方發展優劣的試金石。它關系到旅游業的強弱、城市文明的進退、居民生活的品質。還記得2013年10月北京馬拉松,由于賽會組織方設置的流動廁所和公廁有限,很多選手都“就地解決”,地面上“水”流成河。誠如微博網友調侃:“尿紅墻”是北馬傳統,選手奔走而尿。乍眼一看,是選手的素質問題,實則不然,假以數量足夠,精準設置、定位,何以如此尷尬?從小處著眼、從實處入手,是提升地方管理的務實之舉。
“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是習近平總書記用樸實的語言,道出人民心中的夢想。2017年全國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會日前在廣州召開。據統計,兩年來,全國共完成建設旅游廁所50916座,大大改善了廁所設施和環境。游客如廁投訴明顯減少,滿意度大幅提升。如今,推出“全國全域旅游全息信息服務系統”,借助科技力量提升旅游品質,是細微之處大民生。
可話又說回來,實現全域旅游廁所導航也有諸多值得完善和后續跟進的地方。即便如廁者可用手機借助高德地圖數據和精確的定位能力查詢公廁所在,指引前往最近的公廁,但這么“新潮”的服務,對于真正有如廁需求的中老年旅游者來說,是否實用值得商榷。這就需要能夠有提醒周圍有公廁存在的標識。再者,公共設施建設和管理不可能一勞永逸。例如,公廁日常保潔工作的到位,環境衛生狀況的改善,實際需求量的考證等等如是,都需要相關部門及時調整規劃,實行動態管理。否則,“方”而不“便”,不但浪費了公共財政資源,更是好心辦壞事。
細微處見精神,細微處見品格。“廁所革命”已讓外界看到中國旅游環境實實在在的進步,創新旅游信息服務方式,不僅是廁所的建設更有精準管理。實現全域旅游廁所導航不是“一錘子買賣”,補足“短板”,才能讓實用性、功能性、完備性和宜人性,體現出地方管理的人文關懷和服務理念,讓公廁真正為民而建。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