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工匠精神,既是一種做事的態度,也是一種從業的追求;既是對自我的期許,也是對他人的承諾。堪稱工匠者,必有對事業的沉靜與專注,必有對細節的關注和對品質的追求。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沖刺階段,尤其需要我們的扶貧干部也要有股工匠精神,兢兢業業、精益求精,使扶貧更加精準,工作更加嚴謹,干勁更加充足。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對于脫貧攻堅亦是如此。過去我們在扶貧工作中存在許多粗放問題,比如貧困戶人口不清、情況不明,幫扶措施可操作性和針對性不強,“大水漫灌”現象突出,嚴重制約了脫貧攻堅成果的進一步擴大。因此,在今后的脫貧攻堅工作中,我們必須牢牢把握“精準”二字,深耕細作,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變“天女散花”為有的放矢,變“走馬觀花”為真抓實干,變“蜻蜓點水”為腳踏實地,讓貧困人口能夠徹底擺脫貧困命運,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脫貧攻堅涉及群眾多、涵蓋領域廣、關聯范圍大,廣大扶貧干部唯有具備工匠般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走出機關大院,深入基層一線,走進群眾中間訪真貧、問真苦、聽真言,找準真需求、真癥結,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才能做到扶真貧、真扶貧。要有鍥而不舍的決心和信念,不能碰到困難就回頭,遇到難題就回避,要做到扶貧工作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確保真正達到幫扶一戶、脫貧一戶的目標。要牢牢把握“精準”這個標尺,精益求精、不折不扣地把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細,多給貧困戶送觀念、送思路、送方法,引導他們堅定信心,自主脫貧,要通過扶持發展特色產業,把貧困戶納入產業發展鏈條,增強造血功能,實現增收脫貧,提高貧困群眾就業致富能力,確保脫貧之后不返貧。
脫貧攻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從來沒有捷徑可走,需要我們每名扶貧干部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做一位“工匠”,充分發揚并運用工匠精神,深入基層、精準施策,深耕細作、精益求精,找準真需求、真癥結,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把行政推動與市場作用、幫扶助力與激發活力、脫貧攻堅與致富奔康有機結合起來,因地、因人施策,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就一定能夠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觀橋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