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據央視報道: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的審議。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各族各界婦女同胞,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地祝福。大家表示:對于鄉村振興一定要堅定信心、鼓足干勁、苦干實干、持之以恒,奮力譜寫新時代幸福美麗鄉村新篇章。
在現實生活中,女人付出的最多,她們在家中,操持家務、伺侯老人、撫養孩子,吃喝拉撒睡、油鹽醬醋柴,都需要女人操持,女人付出。走出家門,在政界、在各行各業,都有女人的身影。在教育、衛生、財經、紡織、服裝行業女的占了多大部分。在鄉村的田間地頭,哪一樣也少不了女人,不少女企業家創造了和男人一樣的輝煌業績。“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黨中央為廣大農民描繪了未來新村發展的美好藍圖,指明了做好農業農村工作的方向,這其實為當代農村的跨越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作為農村女黨員、女干部一定要團結帶領父老鄉親,把家鄉建設得更富、更強、更美。要著力推進農村思想道德、和諧家庭建設以及公共文化服務,挖掘鄉土人才,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夯實干凈廉潔素養,弘揚24字核心價值和社會正氣。實施鄉村振興,絕不是關門發展新農村和現代農業,不能是就農說農。要通過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工農互促、城鄉互補,來實現發展。作為鄉村女干部要堅持走好綠色產業路、吃好生態飯,讓老百姓腰包鼓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業效益提起來。當前,“三農”服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鄉村很是突出。給錢給物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打造優秀的村干部團隊。應強化農村干部隊伍建設,吸收大學生、退伍軍人、致富能手加入鄉村黨組織,更好地帶領群眾干事創業。如果村黨支部軟弱渙散,說話就沒人聽、做事也沒人跟,民風村貌絕不可能好。鄉村振興關系到各地能否從根本上解決城鄉差別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新的偉大時代,鄉村就是個有作為的廣闊天地,必然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說:“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鄉村振興女干部定會有大作為。首先,實現產業興旺,須把產業發展落實到促進群眾增收上來。因地制宜,抓好特色種養殖,推進三農市場拓展,把優良的農資產品運進來,把優質的農副產品運出去,推進現代農業由增產導向轉為提質導向,著力引導和推動更多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保障向農業、農村、農民游動。應加快發展專業化的社會服務體系,推動農產品向高端、高效、高質、綠色方向發展。結合“果實采摘、畜禽點殺、民俗文藝、農家樂、親子活動”等多功能的鄉村旅游項目,帶動更多鄉親們再就業。再有就是選賢任能、筑巢引鳳、引鳳還巢,讓那些懂產業、懂項目、懂技術的涉農專家來引領和指導,為鄉村振興插上云計算、大數據、智能管理、區塊鏈結等科技翅膀。要切實打通農副產品種植、加工、流通、消費全鏈條,助推新型農業再發展,讓鄉鎮民營企業搭上互聯網快車,增強鄉村活力,不斷夯實安居樂業的生態體系,有效提升群眾的民生環境和收入水平。通過對文化遺跡的挖掘保護,讓優秀文化、優質產品、優美生態、優良產業更充分地顯現,著力為子孫留下寶貴的鄉愁記憶和精神財富。
(作者系網絡評論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