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居民每月只需65元,就可擁有私家菜園,享受高山生態蔬菜專供。前天上午,武隆區鳳來鄉高壽村熱鬧非凡,170多名來自主城的游客專程來此察看自己訂購的菜地掛牌。興奮的游客還拿起鋤頭,松土播種。(重慶晚報 2018.3.26)
“私人定制”通常是指特定需求,個性化服務需要;而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看似不相干的兩個概念,源于體驗式鄉村生活,結合得越來越緊密,效果非常的好。
首先,鄉村生活對城市人的吸引。一是城市生活的緊湊、生活環境的喧囂,空氣質量的差強人意,讓人感到壓抑,渴望寧靜和放松;二是城市人上溯三代都是農民,做做農民體驗農民的艱辛,找找勞動回歸感覺;三是生活質量提高,對綠色無公害有機蔬菜、水果等的需求指數越來越高;四是家庭鄉村旅游休閑度假的好地方。
其次,農村部分資源閑置。一是房屋閑置,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青壯年農民大量涌入城市,進城務工掙錢后修建新房,再外出繼續掙錢,房屋除老人孩子居住外,有很多房屋閑置,更有舉家外出而房屋空著;二是農村“386199”現象普遍,即大多數是婦女兒童老人留守在農村,缺乏勞動力,導致部分田地閑置。
通過調查發現:“私人定制”鄉村生活這種新模式,實現了雙贏。主要是:城市人定制鄉村生活,體驗式休閑度假。通過向農民定租一層或者一棟房屋,周末或者休息日,帶上家人或者朋友到農村居住,共享廚房,或者帶上戶外用品,回歸大自然生活;有的還定租一塊地自己種植各類蔬菜,委托農民代為管理,待成熟時候進行采摘,把無公害有機蔬菜帶回城市家;有的還定租幾棵果樹、定養幾只雞……農民群眾閑置的資源提供給“定制者”,有效的提高了使用率和耕種率,同時也獲得了一定的收入報酬;鄉村生活“定制者”通過遠遠低于城市的價格,定租了房屋或者場地,還能體驗鄉村生活,感受田園生活,感受大自然……前提是: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如果交通基本條件差、村容村貌環境差、鄉風不文明、社會綜合治理環境不好,那么鄉村生活“私人定制”也無從談起。
鄉村生活“私人定制”實現互利共贏,也助推了鄉村振興,這種新興的城市和農村互融共促模式,還有待于專業人才、專業團隊來探究推廣。
(作者單位:宜賓市翠屏區宗場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