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應該找好結合點,編好麻花辮、打好組合拳,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人民網)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全國各地積極響應,將鄉村振興融入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各行各業。鄉村振興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簡單來說就是讓農業產業強起來,農村環境美起來,農村風氣好起來,農民生活富起來,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提升農民獲得感與幸福感。
鄉村振興的實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以政府實施為主導,以農業產業為抓手,以市場選擇為方向,以農民參與為支撐。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不是靠花拳繡腿走走過場就行了的,關鍵在于地方政府能否真抓實干、下足功夫,摩拳擦掌找準突破口、抓住關鍵點、搭起戲臺子、打好組合拳。
結合實際找準突破口。當前,全國各地都在大力提倡鄉村振興,但俗話說得好,“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規矩”,一方政策搬到另一方用,有沒有效暫且不說,能不能被當地群眾接受才是首要。就好比在不吃大米的地方發展優質稻,在不吃豬肉的地方推廣生態豬一樣,脫貧致富的突破口就找錯了,得不到群眾的參與和支持,又何來產業的興旺與發達。
直面問題抓住關鍵點。窮不可怕,怕的是安于窮的狀態,樂于享受扶貧政策的優惠,常立下想脫貧的志向,立不下必脫貧的常志。要脫貧,首先得認識到貧困不是爭取優惠待遇的籌碼,反而是扣在地方經濟發展之上的一頂帽子,拿不掉就難以見到廣闊的藍天。鄉村振興先要直面貧窮的事實,找準致貧的關鍵,擺脫貧困的制約,走出貧窮的澡澤。
政府支持搭起戲臺子。農村經濟發展離不開政府鋪路、搭臺,只有筑牢基礎,提供有力保障,才能引進更多發展機會,提升農民參與度。同時,鄉村的治理有效需要政府的合理引導,好風氣與優良傳統的繼承與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提倡。各地政府要加大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配備專門人員,落實專項經費,修建專門場所,讓農民在耕作勞務之余有參與文化活動、滿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機會與平臺。
產業互動打好組合拳。要找準農村產業融合的結合點,將二、三產業更好的融入進去,可依據大地景觀再造、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等工程,改善農村環境、改變農村風貌,打造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組團式農居,并依據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農村旅游、觀光農業,從而以一產業的基礎帶動三產業的發展,以三產業的需求引入二產業的參與,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產業互動,實現產業振興。
(作者單位:四川省蒲江縣國土資源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