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6日,記者根據觀眾的舉報,來到山西省洪洞縣趙城鎮溝里村,當記者還在初步對三維集團污染情況和村民們進行詢問時,兩名自稱是溝里村的村干部攔住了記者的去路,強行要求搜身,場面一度僵持不下。根據觀眾的舉報線索,溝里村遭受的污染最為嚴重,記者僅僅只是在村莊里進行詢問,就遭遇了村干部的阻攔。記者的調查被迫停止。(4月18日 中國青年網)
村民向媒體舉報當地的環境污染問題,記者現場進行調查,果然發現了諸多當地企業廢水、廢渣隨意排放、置村民利益和生死于不顧的惡劣行徑。然而,進村容易,出村難。當地村干部儼然成了污染企業最直接的“保護傘”,“你不說好這個村子都出不了”,變相將暗訪記者進行“扣押”。筆者不禁要問:在各地正在打擊農村黑惡勢力的同時,這些涉黑村干部為何還逍遙法外?干部“扣押”采訪記者的戾氣何來?
一是來自于責任的失守。村干部是由村民自發選舉產生,履行服務村民的義務。在一些工業發達的地方,村子里建工廠是常有之事。作為村干部,就應該履職盡責,時刻將村民的利益挺在前面,既要維護村民的經濟利益,也要保護大家的身體健康,不讓大家受到傷害。可是,這些一心包庇企業違法排污的村干部,早已將自己的責任拋之腦后,才會不顧一切“扣押”替地民申訴喊冤的暗訪記者。
二是來自于利益的驅動。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村干部如此蠻狠,百般袒護排污企業,主要還是看在錢的份上。據村民反映,之所以三維集團敢毀掉莊稼地,把工業廢渣直接倒在村里,是因為村干部和三維集團私下協商,以承包的方式將這些工業廢渣傾倒在村里,謀取利益。只要企業排污一天,自己就能收錢一日,怎能不對即將曝光事件真相的記者進行阻攔“扣押”呢?
三是來自于涉黑的背景。在一些農村,村干部自恃武力可以解決一切,利用涉黑的背景,對村民不是打,就是罵,威逼村民服從。在這起事件中,村干部與企業勾結,利用黑惡勢力打擊報復村民,令村民只能忍氣吞聲,不敢阻礙廢渣傾倒,或是進行舉報的村民,否則便會吃棍棒之苦。
這些事件的背后,暴露出基層治理“短板”,個別地方打擊黑惡勢力不徹底、不落實,仍然流于形式。但愿相關部門能從這些事件中有所反思,吸取教訓,真正將環保執法、基層治理工作落到實處,不讓這些違法行為侵害村民利益,透支群眾獲得感。
(作者單位:四川綿陽市鹽亭縣司法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