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來,我國生豬養殖數量每年穩定在5~7億頭,生雞數量在下降,牛羊養殖數量在下降。人吃的口糧在下降,而糧食產量在增加,地力在下降,奇怪了吧?同時我國畜禽養殖集中度在上升,糧食進口增量與畜禽集中度成正比關系。
以前一家一戶養殖是節糧型畜牧業,邊際土地和冬閑田種植飼料作物,餐廚剩飯擇菜養雞豬,放養和種草及桑麻豆秸相結合相結合養牛羊,農家肥還田。
現在規模養殖場純粹以糧食飼料為主,糞尿不再還田,是耗糧型畜牧業,地力下降。
國家支持耗糧型畜牧業給予大量補貼,節糧型畜牧業因為規模小是沒有補貼的,在市場競爭中節節敗退。
可以預見的是,畜牧業養殖集中度會越來越高,那么糧食的缺口會越來越大,耕地有機質會更一步下降。
向國家的一點建議,發展節糧型畜牧業種養結合,對耗糧型養殖場征收耗糧稅及資源浪費稅,使畜牧業走上節糧生態環保的道理上來。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