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紀委幫我追回了這筆款,老人家可以安息了……”2018年1月12日,在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橋頭鋪“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違紀資金返還會現場,先鋒村村民唐明球收到了退還的10500元危房改造補助款后激動得熱淚盈眶,不只為這筆錢,更為已經過世的父親。(5月7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
“雁過拔毛”式的“微腐敗”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建立在為群眾爭取優惠、補貼的基礎上,被群眾看成是應該打點的“好處費”或者是應該懂的“規矩”,很多群眾在面臨這樣的腐敗時迫于怕失去而不敢“開腔”,吃了悶虧,有苦難言。蠅頭小利看似不痛不癢,實則讓群眾痛心疾首。要根除“雁過拔毛”式問題,筆者認為必須攥緊監督執紀這把“戒尺”。
一是挺紀在前,樹立黨紀國法應有的威嚴。脫貧攻堅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斷探索、想盡辦法,不能打著帶領群眾致富的幌子謀私利、填私欲。各級紀委機關要主動亮出底線,拉起高壓線,將黨紀國法挺在前面,讓各級扶貧干部因普法而知法,因知法而尊法,因尊法而畏法,樹立起以黨紀國法為準繩,在制度的監督與法律的管控下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二是制度先行,形成公開完整的監督鏈條。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要想真正落到實處,真正讓群眾享受到實惠,必須得形成起公開完成的監督鏈條,監督好制度執行的環節、力度、結果,只有把握每一個環節的進展情況,才能避免“鉆空子”的現象發生。
三是從嚴管控,構筑群眾監督舉報的保護墻。常言道,“群眾眼睛是雪亮的”,離開群眾參與的監督就不是完整、合理、有效的監督。但有的黨員干部卻打著為群眾爭取優惠的幌子填自己的腰包,并仗著手里有的一點權利,讓群眾在面對腐敗時因怕被報復而不敢怒、不敢言。群眾為什么怕,歸根結底是缺乏安全感。必須構筑起行之有效的群眾監督體系,同時保護好群眾的隱私,讓他們主動參與監督、有效參與監督、放心參與監督。
四是深入研究,切斷腐敗問題再度產生的后路。腐敗問題產生后,不能片面就事論事,否則只處理了面上的問題,內在的矛盾的得不到解決,腐敗便會不斷侵蝕,讓脫貧攻堅工作陷入泥沼,難以開展。要主動分析研判腐敗產生的原因,調查摸清腐敗蔓延的程度,嚴肅處理腐敗行為、腐敗分子,最終切斷腐敗再度產生的后路。
(作者單位:四川省蒲江縣國土資源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