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貧困家庭在實際生活中遭遇到意外災害、疾病、家庭變故等情況時,單憑“一對一”幫扶往往遠水難解近渴,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支持和幫助,有的甚至會因此而失去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所以,在加強長效幫扶建設的同時,對特困群體應采取臨時保護、臨時救濟的應急措施,使他們能順利渡過難關。
一是籌措救濟資金。作為基層黨委政府,應積極通過自身籌集、爭取上級項目經費支持等措施籌措資金,使臨時救助能及時生效。二是確定救助標準。對特困家庭按照其家庭人口、收入水平等狀況,合理制定臨時救助標準,使他們在遭受困難時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順利渡過難關。同時明確的臨時救助標準有利于臨時救助能自動生效,有利于形成“應救必救”的救助模式。三是及時發放資金。在資金到位、標準明確的前提下,應不斷簡化手續,確保臨時救助資金能及時發放。
多渠道籌集解困基金,拓寬救助渠道,在“低保”的基礎上完善綜合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多功能、全方位的社會保障服務網絡,集就業介紹、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社會保障于一體,為特困家庭提供快速、高效、方便的解困服務。
(作者單位: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僑聯)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