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昌縣對22名身為黨員干部和事業單位職工、其父母卻獨居危舊房的國家公職人員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孝老敬親”集中約談,提醒其糾正錯誤,帶頭踐行“講孝道、盡孝行”的中華傳統美德,切實擔當起贍養和照顧老父母的職責義務,為引領全社會形成尊老愛幼、孝老敬親的文明新風尚作出表率。(網易新聞 5月15日)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中國的孝道文化,就是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準則,是家庭文明建設的核心。
然而,隨著農村社會的轉型,農村傳統孝道觀念有所缺失,農村不孝敬不贍養老人的現象時有發生,這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并不相符。因此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更應弘揚孝道文化,傳承優良家風。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精準扶貧僅有物質扶貧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重視精神扶貧的建設。要把孝道文化融入到精準扶貧過程中,把農村孝道文化建設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范疇,將物質幫扶與精神幫扶結合起來,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鼓勵“以孝為榮”,使孝道文化在廣大農村生根發芽,促使農民孝道文化養成,讓孝敬老人成為一種自覺行為。
要做好家風建設與脫貧攻堅進行有機的結合,發出尊老敬老文明倡議,讓子女與老人簽訂贍養協議書,讓贍養責任回歸家庭;營造尊老、敬老、愛老的濃厚氛圍,激發農村子女的養老意愿,教育子女履行好贍養、照顧老人的義務,讓農村貧困老年人得到物質與精神上的雙重溫暖,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探索建立農村“孝道”征信體系,對不孝敬不贍養老人、表面孝敬暗里惡待等行為進行曝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