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開會議,審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6月1日 人民日報)
自黨的十九大首次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一幅繪制我國新時代鄉村振興發展的宏偉藍圖逐步呈現在世人面前: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完成;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更是應運而生,它勢必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今后5年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政策框架。筆者相信,在《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引領下,鄉村振興一定能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穩步推進。
“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把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在筆者看來,這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主要抓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發揮“明白人”“帶頭人”以及鄉土能人等鄉村人才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率先深入學習、吃透精神、抓好落實,切實做好這篇“大文章”。
鄉村振興不是一句口號,講究的是一個“實”字。接下來,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根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上來,結合本地實際,抓緊編制鄉村振興地方規劃和專項規劃或方案,做到鄉村振興事事有規可循、層層有人負責。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滿足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立新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