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化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鄉村組織振興,四川省遂寧市現面向社會公開選拔50名職業村黨組織書記。(人民網 6月1日電)
近些年來,全國范圍內,有些地方實施了村干部職業化管理,有些地方將村干部作為崗位進行職業化招聘,將推行村干部職業化作為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健強基層隊伍建設的一個創新之舉。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一些村干部提升待遇后,沒了奔頭,醉心個人事業;一些地方考核流于形式,干多干少一個樣,職業化村干部成為變相 “鐵飯碗”;一些地方組織依然渙散,政治生態“一池死水”。這些問題主要是由于村“兩委”班子沒有變化,僅僅提高了待遇或者村“兩委”班子全是招聘選拔而來,對本地村情民情毫無了解。
而遂寧市這次選拔職業村支書,正是找到了“帶頭人”這個關鍵點,通過提升基層帶頭人隊伍水平,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抓準對象是前提。按照職業化建設的要求選拔農村基層“帶頭人”,關鍵在于不拘一格選人才,把符合條件的人才選拔到崗位上,才能為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注入新的活力。這次選拔主要是優秀村干部、工人、農民、企業管理人員和涉農專業大學生等“五類對象”,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工作經歷,而涉及的這五類對象恰恰就是當前基層深化供給側改革,振興鄉村經濟的迫切需求。
對癥下藥是關鍵。村村有“村情”,戶戶有“民意”,浙江在發展鄉村旅游經濟正是通過“一村一品”,各有特色,才真正讓鄉村旅游不再同質化,創造了火爆的市場。而本次遂寧市職業村支書的選拔正是對照村情,專門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問題村”、集體經濟薄弱村進行職業村支書配置,組織渙散有專家,經濟薄弱有能手,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才能根據村情配置真正合適的“帶頭人”。
留住人才是保障。職業前景是工作前行的動力,而村支書由于自身崗位的局限性,已經觸碰到職業空間的“天花板”,從而才會導致一些“懶政”“怠政”或者人才流失的情況發生。這次遂寧市的職業村支書選拔切實解決了這個問題,雖然選拔要求了半年試用期、五年服務期,但是同時也明確了在村期間,享受鄉鎮事業人員同等待遇,服務期滿考核合格后,招聘到有空缺事業編制的鄉鎮事業單位工作,這既是一劑“預防針”,也是一針“強心劑”,解決了職業村支書的后顧之憂,也讓職業村支書能夠看到明確的職業前景,保障了隊伍穩定。
選拔職業村支書,合理的考核機制和職業前景,讓職業村支書也有了“奔頭”;村支書帶動村“兩委”班子成員專業素質提升,讓隊伍有“勁頭”;通過職業化能隨時解決群眾需求,讓群眾有“盼頭”。只有選好職業“帶頭人”隊伍,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關鍵,才能激發蘊藏在廣袤鄉村的巨大潛力,真正激活這片大地中磅礴活力。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