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習近平總書記心系鄉村,凝聚共識,把鄉村振興作為決勝全面小康的重要工作。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產業興旺、鄉風文明、因地制宜、生態建設等等,都離不開人才的引領和推動。當前一些鄉村地區,勞動力缺乏,技術落后,管理不善,創新不足,使得脫貧難、發展難,究其根源,是人才的制約。要實施鄉村振興,必須解決人才瓶頸,以人才驅動,培育鄉村創新發展新動能。
引進專業人才。人才的直接引進能為鄉村人才隊伍的建設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時間短,作用強。當下“新回鄉現象”、“逆城市化”出現,我們要抓住機遇,從人才的需求出發,多措并舉吸引人才。引導人才向鄉村流動,一方面要給予人才事業發展空間,讓自身才能得以充分發揮,盡可能實現人生理想和價值,另一方面需要提供生活保障,保障人才的薪資福利和精神文明生活,完善醫療、交通、住房等配套設施,讓人才安下心來埋頭苦干。引進人才還要以貼近農業、農村發展需要為原則,拓寬引才渠道,靈活引才方式,加大科技、教育、醫療、文化等各類專業人才引進力度。
留住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對當地生態環境、產業結構、發展歷史等各方面都有較深的了解,是最適合推進鄉村振興的一批人。但是“遠香近臭”的心理現象并不少見,大部分鄉村人才缺少對鄉村認可感,許多寧愿“蝸居”在大城市也不愿回鄉發展。因此,要想留住鄉村人才,需要從學校教育、鄉村文明建設和基層干部引領幾個方面入手,增強鄉村人民的凝聚力,樹立建設美好家鄉的理念,看到鄉村發展的前景和感受到人生理想與自身價值的實現。同時,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組織青年農民到發達地區和先進企業參觀學習,開闊視野、啟迪思維?!按诵陌蔡幨俏徉l”,讓鄉村人才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筑巢引鳳棲,花香蝶自來。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的建設,需要通過引進和留住兩方面的努力,需要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共同發力。加大引才聚智力度,完善激勵保障機制,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引導各級各類人才向鄉村一線流動,最終實現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
(作者單位:宜賓市南溪區投資促進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