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充分的扶貧資金作為堅實保障,扶貧資金從某種程度上講,是關乎貧困群眾切身利益的生命線和助推器。鑒于此,如何利用好、管理好扶貧資金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實際的扶貧工作開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資金利用亂象,大量資金被挪用與侵占的亂象。(人民網,2018年6月13日)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與發展生產力,最終實現共同富裕,貢獻經濟發展成果,增強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與歸屬感。要把這一偉大夙愿變為現實,化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離不開國家強有力的扶貧政策的強有力支持。一方面,專項扶貧資金作為國家重要的財政轉移支付,在改善扶貧對象基本生活條件,增加扶貧對象收入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扶貧資金在發展扶貧地區社會生產力與產業興旺發達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扶貧資金源源不斷的到來,很多官員在利益面前迷失了方向,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仔細考量其中原因,主要體現在監管難度大、執行制度不嚴、管理不到位等方面。
受錯誤的政治價值觀的影響,部分地區在發展過程中,寧可不要“面子”,也要“里子”,紛紛想盡各種方法戴上“貧困縣”帽子。在國家的大力扶貧幫困的大量政策下,扶貧資金當然“絡繹不絕”,更使得一些本來不貧困的地區,為了將這錢用掉,不惜花大價錢修豪華辦公樓、豪華宿舍。因此就有了前段時期,各地紛紛曝出修建豪華辦公樓的新聞。毋庸置疑,扶貧資金確實是國家的一項好政策,確實能給貧困農民帶來最直接的好處,對產業項目和公益項目的專項資金扶持。然而也正是有這些好處,成為了“圖謀不軌”的官員們的發財夢,一心想往貧困的圈子里鉆。不僅能圖意地方財政上日子好過,可以有財力搞產業項目,更多考慮的還是個人收入、福利待遇的改善,可謂“一舉多得”。
面對扶貧資金被侵占、挪用的亂象,如何整治這一系列亂象,就成為當下必須得加以面對的問題。具體來說,必須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并在實際的工作中加以利用,做到嚴格落實,彰顯制度的張力。同時,要強化監督力度,構建不敢挪用、侵占扶貧資金的制度體系,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并適時向社會公布扶貧資金的使用狀況,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增強政府及工作人員的公信力與權威。
第一,加大對扶貧資金的審計、監督和檢查力度,建立常態化、多元化的監督檢查機制。切實加強外部監管。引入第三方監督,進一步發揮社會監督作用,還要引導扶貧對象成為監督資金使用和項目建設的重要力量。將扶貧資金真正用到“刀刃”上,確保扶貧資金用到實處。
第二,適時對廣大干部群眾實施警示教育,不斷提升干部隊伍的修養與思想覺悟,自覺提升自身的政治定力與政治意識,樹立正確的利益觀,自覺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自覺站在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確保扶貧工作扎實有效推進,力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如期實現,最終共享改革成果,實現共同富裕。
(作者單位:北川縣擂鼓鎮幼兒園)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