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姜村,夢開始的地方。”這句旅游宣傳語,刻在了村里的顯眼地方。今天的下姜村,“農家樂,民宿忙,游人如織到下姜。”一個人口不到800人的小村莊,今年前五個月,接待游客超過8.5萬人次,同比增長150%,2017年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045元。(新華社 07-03)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施政的5年中,以綠色生態的理念,讓當地群眾實現了從賣礦產資源到賣風景的華麗轉身,在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實現了鄉村振興,鄉村成為了城鎮的“后花園”,成為人們向往的地方。
傳統發展理念需要轉型。下姜村、余村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不管是賣礦產資源還是辦水泥廠,在破壞生態環境中并沒有改變當地群眾的生存環境。而是習近平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開啟了下姜村、余村新的發展模式,在關停礦山、水泥廠等污染企業中,加強生態修復,科學規劃山水田林路,在改廚、改廁、改圈中清潔美化農村環境,在提升群眾的精氣神中讓綠色的生態資源、生態產業發揮了增收的支撐作用,鄉村旅游成為了當地的支柱產業,從而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
傳統農業需要注入新的發展內涵。傳統的農業雖是農民解決穿衣吃飯的基本途徑,但已不能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求。因而要以科技為支撐,融入綠色生態的理念,在傳承農業主導產品的精華中,注入文創、休閑、養生等元素,以鄉村旅游為主體,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引進現代農業的經營方式,開展農事體驗、觀光采摘等新型服務,培植綠色生態品牌,在線上與線下銷售中提升群眾的收益,才能讓農業變得時尚、精致而又高效。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到鄉村,吸引更多的城鎮人員到鄉村休閑度假旅游,為鄉村振興提供后勁。
踐行習近平“三農”思想要身體力行。習近平“三農”思想為鄉村振興提供了遵循,浙江的實踐經驗為各地提供了參照。因而鄉村振興要去除大拆大建等高大上的動作,而是要在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中,打好生態牌,從轉變群眾的思想入手,科學規劃山水田林路,從綠化美化鄉村開始,改變人居條件,提升群眾的精氣神;從治理污染開始,為傳統農業注入新的內涵,圍繞發展生態綠色產業做大鄉村旅游業,在實現農業轉型發展中提升群眾的發展的內力,依托群眾的智慧推進鄉村振興,把鄉村變成城鎮的后花園,鄉村振興的“20字”方略就會變成現實,生態優勢將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動力。
(作者單位:鹽亭縣科技和商務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