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群眾不顧法律和政策,遇事就鬧,甚至催生出專業(yè)的“鬧事團隊”……半月談記者在采訪中,時常聽到基層干部自嘲,他們患了“恐鬧癥”。然而,也有群眾表示,有些“鬧”是出于無奈,正規(guī)渠道走不通,不鬧問題就得不到重視和解決。這個看似死結的難題,折射出當下基層治理的軟肋。(7月10日 微信公號“半月談”)
基層干部被患了“恐鬧癥”,說起來確實是有些讓人啼笑皆非。究其原因,來自于一些群眾的上訪或信訪問題。比如個別群眾不顧法律和政策,遇事就鬧,甚至催生出專業(yè)的“鬧事團隊”,因為正規(guī)渠道走不通,不鬧問題就得不到重視和解決,甚至出現(xiàn)了“不鬧沒人管,一鬧就軟”的非正常現(xiàn)象。由此可見,有些“鬧”也是出于無奈的,甚至誤導群眾認為這是解決自身困難問題的唯一有效途徑。因為“會哭的娃兒才有奶喝”!
但是,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不鬧沒人管,一鬧就軟”的現(xiàn)象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考核評價機制和標準的不合理。上級機關對基層穩(wěn)定工作的硬性考核,一旦出現(xiàn)越級上訪就會被“一票否決”。這種不問緣由的單一問責機制,經常讓一些基層干部難以自辯,不僅會讓基層干部不敢作為、無所適從及慢作為、冷作為,而在個別地方“任期不出問題、花錢買平安”也成為了部分領導的維穩(wěn)招數(shù),從而讓“依法處置”的剛性約束也被束之高閣。
換句話說,基層治理的軟肋實為制度殘缺留下的“禍根”。要破解這樣的基層治理困局,尤需注重頂層設計的細化完善,特別是注重要對基層治理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和標準的設計。既要轉變“偏重于管理和控制,關注物重于關注人”的治理理念,又要對傳統(tǒng)有效的制度及時修復和利用,逐步完善并形成新的制度治理體系。尤其是在考核評價機制上,不能搞不問緣由“一刀切”,而是問責應該問到點子上,該誰負責誰就負責,更不能把板子全都打在基層政府身上。
基層治理事關整個社會和諧穩(wěn)定。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yè)化水平。”就是要不斷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夯實社會治理基層基礎,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wěn)定。既要依靠黨委和政府的主導作用,又要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協(xié)同;既要有效整合社會各方面資源,又要建立使基層治理過程透明化的信息共享機制,從而讓社會治理具有更廣泛的社會基礎,也才能更加有效解決基層治理多元社會主體參與的廣度深度和有效性等問題。
“硬傷”易診,“軟肋”難治。堅持法治、德治、自治“三維一體”的治理舉措,無疑是有效推進基層治理工作的重要突破。一方面要明晰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的權責劃分,完善基層考核制度,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另一方面要強化“依法處置”剛性約束,嚴格處置違法違規(guī)的鬧事者,提高其違法成本,追究法律責任。同時,要加強群眾教育引導力度,讓自身行為自覺置于法治軌道中,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huán)境。
(作者地址:四川省三臺縣北壩鎮(zhèn))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