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亞市崖州區財政局扶貧干部魏立標的晚飯總是吃不踏實。他經常匆忙扒拉幾口飯,就冒著瓢潑大雨往北嶺村趕。“得去盯下打地基的進度。”雨夜趕路,魏立標只為一件事——“給貧困戶張文議蓋廚房”,手機上的精準扶貧APP待辦任務欄里,這行文字牽著他的心。(7月24日,人民網)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到二○二○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古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扶貧脫貧工作不僅要有好的政策,還要有好的方法和工具,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三亞市通過開發精準扶貧數據庫管理系統和精準扶貧APP,系統收集了全市貧困人口家庭的基本信息、幫扶措施、幫扶成效等內容,并將財政、教育、衛計、住建、民政等十幾個部門的扶貧工作數據統一整合至該系統,開啟了“大數據+精準脫貧”的新模式,助力精準脫貧提質增效,取得了顯著效果。
用好大數據,要明確好扶持誰。精準脫貧首先必須要解決誰是貧困戶的問題,廣大扶貧干部依然要深入一線實干苦干,做好精準識別貧困戶的工作,還要搞清楚貧困原因、貧困程度等問題,才能錄入精準扶貧數據庫管理系統,再由后臺集思廣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
用好大數據,要落實扶貧措施。不管是發補貼還是簽入股協議,各部門提出的扶貧措施唯有落實到位才能真正助力精準脫貧,這就需要廣大脫貧干部真抓實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必須把扶貧措施落實到位,要得到貧困戶的認同才能算是落實到位。
用好大數據,要做好監督管理。扶貧同扶志相結合才能真正幫助貧困戶脫貧,要激發貧困戶脫貧的內在動力,不能只一味等靠要,要及時更新系統里面的各項數據,做好監督管理,確保真正幫扶貧困戶。
(作者單位:成都市蒲江縣國土資源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