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兩人手拉手才能環(huán)抱住的銀杏古樹,6株一字排開,挺立在縣委、縣政府大樓坪前;與大樓正門相對,空曠的廣場上,8根圖騰石柱屹立于中央,沿著中軸線依次分列成弧線狀。廣場四周,高樓林立……而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該縣竟然還有兩個自然村一些村民家中沒有通電!當?shù)厝罕?5戶67人僅靠山泉水發(fā)電和點煤油燈照明。(8月6日,人民網)
全面實現(xiàn)小康離不開脫貧攻堅,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離不開兼顧“面子”和“里子”, “面子”鼓勵群眾對美好生活充滿向往,“里子”激發(fā)群眾“內生動力”,里外一起抓,雙管齊下,方能長久奏效。
但是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一些地方的曾經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只要“面子”不要“里子”,寧愿舉債也要大搞形象工程。如新聞中的這個國家級貧困縣汝城縣,其不要“里子”就已達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誰能想到,在早已進入21世紀的今天,竟然還有點煤油燈照明的貧困村,為何國家實施了這么多年的脫貧攻堅政策,竟絲毫沒有觸及這個地方的貧困堅冰? 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不過是某些領導干部為了個人或小團體的目的和利益,不顧群眾需要和當?shù)貙嶋H,不惜利用手中權力而搞出的勞民傷財、浮華無效卻有可能為自己和小團體標榜政績的工程罷了。
汝城出現(xiàn)的問題值得深思。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不認真落實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重大決策部署,反而一門心思搞“形象工程”,甚至挪用扶貧資金,一個重要原因是錯誤的政績觀在作祟。政績觀一旦扭曲,必然就會重“顯績”輕“潛績”,重形式輕內容,喜歡擺花架子,把關心民生疾苦、造福一方百姓拋到了腦后。我們的脫貧攻堅戰(zhàn),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扶貧干部和相關人員要真正沉下去,撲下身子到村里干,不能蜻蜓點水,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能神龍見首不見尾。要真正的走到群眾身邊去,站到群眾的隊伍中,同群眾一起實打實干,圍繞一心為了群眾脫貧的初心踏實干好扶貧工作,讓真正需要幫扶的群眾享受到國家政策的陽光雨露。
脫貧攻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要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面子”與“里子”缺一不可,“里子”比“面子”更重要。有“面子”沒“里子”,“形式主義”的表現(xiàn),貧困群眾得不到持續(xù)性的獲得感,那“面子”也將丟掉;有“里子”沒 “面子”,貧困群眾看不到曙光,那么想啃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容易把牙咾掉。唯有在扶貧中處處體現(xiàn)“真”和“實”二字,才能讓脫貧攻堅成效既有了“面子”也有了“里子”,才能讓群眾真正從貧困中解脫出來,讓群眾從心里感受到脫貧的幸福,讓群眾在脫貧中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讓脫貧工作成為贏得民心、順應民心的重大工程。
(作者地址:廣西賀州)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