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井岡山接受紅色教育,聽到相關教授講到,2016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井岡山地區考察,當地給他選擇了條件優越的近效村開展扶貧工作,而他毅然選擇地處偏遠神山村開展扶貧幫扶。在他的親自關心下,通過當地群眾的自身努力和社會力量的參與。現在的神山村不僅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全面改善,群眾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全面改觀;不僅發展了自己獨有的致富產業,而且依靠紅色文化、生態資源吃上了旅游飯,奔上了全面致富的小康道,令人鼓舞。
脫貧攻堅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硬仗,因為“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習近平總書記沒有選擇條件優越的城市近郊村開展扶貧工作,是因為這些地方已經在城市的輻射帶動中,已得到了先人一步發展,群眾的生產生活設施已得到了完善。而地處邊遠的神山村的貧困群眾,更需要政策和資金的支持。這正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因為人民群眾的冷暖始終是他心中的牽掛。
當前,脫貧攻堅正向縱深推進,啃下深度貧困地區這塊難啃的硬骨頭,成為了黨員干部的神圣職責。因而在關注已脫貧地區的產業鞏固的同時,更要有像習近平總書記的那種愛民情懷,把主要精力、幫扶重點投向深度貧困地區,雖然付出的代價會更多,但更顯示出的是共產黨人的責任與擔當。只有與他們在一起共謀致富之策,才能在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的同時,把黨的扶貧政策與當地資源有效對接,在對接群眾的需求中調動內生動力,又在夯實產業發展基礎中拓寬致富之道,堅定各族群眾跟黨走的堅強決心。
脫貧攻堅雖然需要錦上添花,但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因而既要注重已脫貧地區的鞏固提升,更要推廣宣傳其脫貧致富的經驗,讓其與深度貧困地區結成幫扶對子,拓寬未脫貧地區群眾的思路,在傳幫帶中提升精氣神。同時也需要幫扶干部突出深度貧困地區這個重點,集中項目資金完善基礎設施條件,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同時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在鞏固傳統產業中,以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引進培育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調動群眾發展致富產業的內生動力,才能增強脫貧攻堅的成效。
脫貧攻堅任務重,時間緊,不容懈怠。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系列指示和中央的決策與扶貧地區的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既注重已脫貧地區的鞏固提升,又注重對深度貧困地區的關愛,開展先富幫后富等活動,才能把扶貧與扶志、扶智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群眾真脫貧、脫真貧。
(作者單位:鹽亭縣科技和商務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