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家的宗譜里,有一首“字輩”詩,最后兩句是“家昌緣祖澤,裕后德為先”。仔細品來,這“裕后德為先”確實是祖宗們很有預見性的告誡。因為許許多多的人,在貧窮中信守道德承諾還容易,一旦物質“富裕”了,地位“提高”了,就很難堅守道德底線。那么,這“德”又涵蓋了什么樣的內容呢?從個人層面和社會層面來講,“德”有“弱德”和“群德”之分,但這兩種“德”又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崇高的道德體系。
《道德經》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這是古人對“弱德”的通俗詮釋。中國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說:“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堅持,你還要有你自己的一種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這種品格才是弱德。”不難看出,“弱德”其實非常強大。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但有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可以改造自然、改變社會,而死后變得僵硬,但已經與泥土無異,沒什么實質性的作用了;同理,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但有強大的不可阻擋的生命力,而死后變得干硬枯槁,用處無多也!
那么,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黨員干部,修好自己的“弱德”是至關重要的。正如瓦礫中生長出來的野草,戈壁灘上挺直的白楊,它們不從別人那里去爭什么,而是下定決心把自己守住,在任何艱難困苦中都能成長。以強凌弱絕不是良好之“德”,在逆境中奮斗才具“弱德”之美。“弱德”不是無為,而是內向修身有所為,外向克己有所不為。黨員干部首先要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自己額境界高遠了,人生觀和世界觀就會隨之而改變,該做的事全心做好,不該做得事堅決不做。守住了這條“底線”,貌似柔弱的自己其實已經儲備了強大的力量,會在前行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對于“群德”來說,其實就是古人倡導的“博愛”“大愛”。培根說:“一個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滿對人類的博愛,行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遠圍繞著真理的樞軸而轉動,那么他雖在人間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這確實是一種高境界。中國共產黨人崇尚的“克己奉公、舍己為人”精神,其實就是“群德”的具體體現。“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陸游彌留之際悲哀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即將隕落,也不是對子孫的擔心,而是對祖國不統一、人民無安寧的無限牽掛。這就是一種“群德”,一種“大愛”。從小處著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何嘗不是一種“群德”呢?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種“群德”情懷更是被推崇到了極致。習近平總書記“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境界,是對“群德”最生動、最實在、最崇高的詮釋。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都正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深入人心。在這樣的氛圍中,那種“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道德冷漠將會被時代所拋棄,須知,人人見義不為的結果必是人人受損。季羨林在《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中指出,“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這就是說,讓“群德”滲透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那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呀!
“善之湯湯,德之蒼蒼”,不管是自身力量匯聚的“弱德”,還是“博愛”之下的“群德”,有機結合起來就是人間的“善德”。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這就要求共產黨人在“嚴私德”上修好自己的“弱德”,內心積蓄起強大的奮進力量;同時,要忠誠于組織,心懷人民,經得住“大德”“公德”的檢驗。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我們當“弱德”與“群德”齊修,“小愛”與“大愛”并行,成就無疆的“善德”,走出人生的精彩!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