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

[ 作者:秩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1-09 錄入:易永喆 ]

如何保障糧食安全是農業農村工作的必答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首先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問題,特別強調“要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這些精辟論斷、重大部署,是對糧食安全規律的深切把握,是對國情農情的深刻洞察,更是對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的細化深化,為我們做好新發展階段穩糧保供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

牽牛要牽牛鼻子,工作做到點子上。只有切中要害,才能有的放矢。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抓住種子和耕地,就抓住了糧食安全的根本。回顧歷史,我國糧食產量的不斷飛躍,百姓餐桌的日漸豐盛,都離不開品種的更新換代;我國用占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得益于土地釋放的生產潛力。良種不僅承載著豐收的希望,更是奠定農業大國的基石;耕地作為一個國家最寶貴的戰略資源,關系著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絕不能有任何閃失。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種業自主創新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核心技術創新不足,一些品種、領域和環節如果出現極端斷供情況,雖然不會“一卡就死”,但確實會影響農業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我國土地雖然不少,但戶均耕地規模僅相當于歐盟的1/40、美國的1/400,農業生產一直處于高投入、高產出狀態,導致耕地長期高強度、超負荷利用,人多地少、優質耕地少、耕地質量偏低,正成為耕地保護面臨的新挑戰。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好兒要好娘,好種多打糧”,數千年的耕作智慧和大國“三農”的實踐一再證明,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這決定了我們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核心就是要穩面積、提單產、優產能。既要向耕地要糧,提高土地產出率,也要向科技要糧,提升農業生產率;既要做好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與建設,更要拿出攻破“卡脖子”技術的干勁,堅決打贏種業翻身仗,把糧食“芯片”牢牢握在手中,確保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抓要害,久久為功重根本。農業種質資源是種業原始創新的基礎,18億畝耕地是我們吃飯的家底,只有摸清家底,堅守紅線,才有生存發展的資本。要重點建好國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漁業三大種質資源庫,為加快種業創新儲備戰略資源、打牢物質基礎;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把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于糧食生產,堅決遏制亂占耕地建房、植樹種草、挖湖造景等“非農化”行為,防止耕地“非糧化”。

抓要害,當務之急求創新。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特征的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已經呼嘯而至,種業自主創新刻不容緩。要加快啟動實施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品種,攻克一批突破性關鍵核心技術,早日實現重要農產品種源自主可控;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提升耕地質量的重要抓手,不折不扣完成硬任務,推動向數量質量并重轉型,真正實現高質量建設、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

抓要害,厚植根基謀長遠。種業基地是種子孕育的“搖籃”,是保證用種供應的核心,要以南繁硅谷建設為重點,打造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于一體的平臺,為服務全國農作物育種提供基礎保障;種地必先養地,耕地質量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要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通過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等來養地提力,讓農田常用常新、常用常壯,穩步提高產能潛力。

過了一山再登一峰,跨過一溝再越一壑。面對資源約束日趨加緊、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趨勢,穩糧保供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任務只會越來越重,我們要堅持真抓實干、苦干能干、善干巧干,將工作再向前推進,守住一塊塊良田沃土,播撒一粒粒豐收良種,讓中國飯碗端得越來越穩。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21年1月8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日韩 | 尤物在线视频国产区 | 亚洲福利高清视频 | 日本新一二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a亚洲v | 中文字幕在线你懂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