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41個年頭,眉山市仁壽縣始建鎮鳳山村村民代翠英第一次有了私家車,一輛棕黑色的野馬SUV。“我現在回家弄了個生意,沒車真不方便。”(1月7日《四川日報》)
四川省作為勞務輸出大省,每年向外輸出幾百萬勞務人員,可謂稍有點能力、勞動力的農民基本都外出務工,以致于目前大部分農村留下的是“369部隊”,其中以“69部隊”為主。常規農業荒廢、新型產業難發展,農村造血功能不足讓農村村農難以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農村現有資源未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是導致貧困地區難以脫貧的主要原因。農村有著廣闊的土地、新鮮的空氣、美麗的環境,有條件產出綠色環保的農家菜、土家畜牧家禽,因資源未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以致于貧困地區難以脫貧。一方面因為留鄉農民缺乏的資金、技術、信息,難以將土地資源變為財富;另一方面部分地區因地理位置偏遠,道路曲險,投資成本較高,外來投資者少有問津;此外,近幾年個別投資者打著發展的旗號,租用農民土地,掛著搞養殖、種植的“羊頭”,結果是套取國家項目資金,挖掘地下資源,做的是賣“狗肉”的勾當,獲得利益后而不見蹤影,農民再此過程中基本未獲得任何利益,反倒是耽誤了農耕生產,讓農民對外來投資者失去了信心,以致于很多地方的農民寧愿將土地丟荒也不愿轉讓給外來投資者使用。
返鄉創業者參與“精準扶貧”有著天然的獨特優勢。首先,返鄉創業人員在外務工多年,有一定的經濟基層,并在外開拓了視野,獲得知識,提升了致富能力;其次,返鄉創業人員對家鄉有著獨特的鄉情,同等條件下投身于家鄉事業發展更有激情,發展家鄉建設更有熱情;再次,返鄉創業人員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與自然條件,能因地制宜干事創業,降低了創業風險;最后,返鄉人創業員在本地土生土長,有著廣泛的人脈資源,更能得到鄉親們的信任與支持。
吸引返鄉創業還需政府拿出誠意。一是加大政策支持,摒棄“外來和尚會念經”的想法,對返鄉創業人員在土地使用、稅收、用人用工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對孩子上學、房屋租用購買等問題提供后勤保障;二是增加創業項目傾斜,對返鄉創業人員根據創業規模、創業項目給予專項經費支持,對有經濟困難的創業者提供無息貸款、財政反補等財政支持;三是針對性的技能培訓,根據創業者的創業項目需要,地方政府針對性的為創業者開辦夜校、周末班等形式的技能專項培訓;四是提供人力資源保障,根據創業項目安排畜牧、農林業技術人員對口幫扶,加大引進專業技術人才為新型科技企業提供人才保障。
返鄉創業為農村經濟發展增加造血功能。上級選派優秀的“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難以支撐農村長期人才流失,僅靠政策支持、項目扶持更是難有長遠發展動力,即使能夠脫貧也只能是曇花一現。吸引返鄉創業既能讓農村沉睡的資源蘇醒,充分發揮其價值,還能讓農村優秀人才乃至城市優秀人才留在農村,更能讓農村步入可持續發展,長期發展的道路。
“精準扶貧”需要解決的是人和資金的問題,積極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既能解決優秀人才的問題,也能解決資金缺口的問題,還能化解農村務工人員家庭與工作的矛盾。“精準扶貧”深挖返鄉創業者是一勞永逸的良方。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