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在湘贛邊境的羅霄山脈深處,一棟氣勢恢宏的新建祠堂吸引了記者的目光。湘東茶陵縣位于羅霄山脈中部,相傳炎帝在這里的茶山為民采藥,誤食斷腸草而逝,故名茶陵,是全國唯一以茶命名的縣。
左江村接近全縣最高峰太和仙,田地稀少,祖輩伐木為生。因為保護生態,封山育林,近年來村民紛紛改行,或者在本村種杭白菊,養黃牛,或者外出城市經商。
門前殘留著鞭炮紅色紙屑的祠堂,綠墻紅頂,立柱翹檐。大門正中為赫紅匾額“朱氏宗祠”,祠堂頂部書“五龍呈祥”四個大字,左右分別嵌寫“入孝”“出悌”。祠堂正廳高懸“厚德堂”匾額,下面柜子陳列朱氏祖宗牌位。
兩旁立柱長聯寫道:“朱姓兩朝立帝統天下,明輝社稷,功德澤萬世;子孫歷代孝賢亦垚流,佑吾后裔,風范耀千秋”。
祠堂用匾額、楹聯講述家族的榮耀。朱氏宗祠也一樣,只不過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庭中掛著另外一副楹聯,上聯“耕讀為本,勤儉持家千秋頌”,體現著濃郁的農耕社會情結;下聯“誠信創業,厚德傳世萬代揚”,像是在諄諄告誡那些在外打工經商的子弟。
朱氏宗祠是2014年落成的,山腳下另一村的劉氏宗祠則是2015年底竣工。春節之際,穿行在茶陵鄉村的田野村落,經??梢园l現一棟棟在鄉村顯得有些奢華的祠堂。村落當中過去主要公共建筑是小學和村部,如今,祠堂作為公共建筑的新代表興起。
在湘東、湘中、湘南大部分鄉村,歷史上大多聚族而居,一村一姓,一姓一祠堂,或相鄰數縣的多個同姓村落共同供奉一個祠堂。這些祠堂既是緬懷先人之地,也是宗族公共議事場所。
距茶陵不遠的湘東南汝城縣,是湖南古祠堂保存最完整的縣。這個人口不到40萬的縣,有姓氏近三百。全縣現今還保存著據考證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古祠堂710座。其中,有8座列入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祠堂凝聚著家族和村落的記憶,有記憶,鄉村才有生命。”在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陳文勝看來,鄉村“祠堂復興熱”,是“傳統民族文化回歸的折射”。
2000年以后,一些村莊出現“翻修族譜熱”,同時有村落長者動議重建祠堂。一經號召,幾乎每家每戶都捐錢捐物,速度之快超過了鄉村很多公益事業建設。鄉民們外出務工、經商,腰包鼓了,這筆錢多少出得起;何況又是供奉列祖列宗。
春節是在外人員紛紛回村之際,也是祠堂募捐的好時機。在一個新落成的祠堂門口,可見張貼著紅紙書寫的后續募捐“公告”。捐款的“大戶”,多是那些發了財的老板,也有退休老人拿出大筆積蓄。
盡管如今祠堂的建筑比古代可能還要恢宏,但作用則大為減少。一般每個祠堂每年都有一兩次祭祖活動,村民們祭祖之余,集體聚餐。其余大部分時間,祠堂則是閑置,甚至一把鐵鎖,長年封門。
在現代與傳統之間試圖成為紐接的祠堂,如何不成為鄉村的一個糾結?畢竟,城鎮化潮流滾滾,村里人大量外出,在外買房的慢慢增多,居住在村里的人,春節回鄉的人會越來越少。那些熟諳家族歷史、熱心牽頭修建祠堂的老人一個一個減少之后,年輕人還會對此熱心嗎?
從鄉村走出的陳文勝博士對祠堂的命運樂觀看之: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和演變,在外工作、打拼有所成就,“倒流”回鄉養老的人了也越來越多,他們或將為維護祠堂注入新興力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