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民的孩子,受到長久以來濃厚鄉土情懷的鼓舞,心頭不禁涌入幾股暖流,再次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鄉村,心情也是十分復雜,有欣喜也有迷茫,用心聆聽,認真觀察,重新描述、解釋和發現鄉村。
市場經濟影響了鄉村多少?
市場經濟的強勁力量早已深入鄉村,影響著每一位本以務農為生的農民生活。傳統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已經離人們遠去,農民也不得不離開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走出去”,生產生活方式也發生轉變。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物價的上漲和就業機會的增加,農民也根據政策的引導和市場的需要來拓寬自己的收入來源渠道,包括果樹種植、牲畜養殖、外出務工等方式。市場經濟體制下,農民也面臨多樣性的選擇,用以獲得必要的勞動報酬,以支撐起整個家庭的生活。
市場經濟最為明顯的特征就是競爭性,在人與人之間表現的淋漓盡致,從“互助生產”到“獨立生產”,由“共同生活”到“獨立生活”,主體間互動模式也隨之發生轉變。我們所調研的村莊,“家家有產業”即蘋果樹種植,“戶戶有思路”即各家有不同的致富道路。蘋果樹種植在全縣范圍內的推廣,大部分農戶都會種上幾畝地的果樹,由于對果樹的“呵護”程度的差異,蘋果產量和質量也有明顯的差距,好點的果子就依靠自家經營在集市上售賣或被外地的客商收購,差一些的果子就送到當地的果汁加工廠。近年來,當地蘋果價格持續走低,農戶心里也是滿滿的無力感,本是收獲的季節,又平添一分涼意,村莊內部農戶之間的競爭,本地蘋果與外地蘋果之間的競爭,也構成相應的競爭層級。
隨著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大范圍覆蓋,村莊的青壯年勞動力便會選擇外出務工。到縣城或外地的省、市,妻子與兒女也一同來到務工的地方,兒女在當地上學,妻子照顧一家人的生活,家里只剩下兩位老人相依為命。這樣就出現了“1=6”的現象,也就是1人的務工收入用于維持1家6口人的日常生活,無形之中家庭負擔漸重。與傳統自給自足的生活相比較而言,生產生活成本增加,也面臨難以承受的壓力,個人與家庭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也就意味著家庭中的勞動力必須進行高強度的工作,以期獲得更多的勞動報酬。逢年過節時子女也會帶些禮物回家探親,一旦遇到老板拖欠工資的情況,直到年末也難以回家團聚,老人們樸素的團聚愿望也逐漸成為一種奢望。
市場調節對資源配置所具有的滯后性,也成為鄉村經濟發展的軟肋。種植蘋果樹,在靜寧縣城川鄉成為一種普遍的家庭經營生產方式,以致于蘋果在當地成為一種極為普通的物質資源,自然也就賣不了好價錢:產量可觀,可銷路不暢。當農戶面對積壓在家里的蘋果時,眉頭緊皺,唯有一聲嘆息,一整年的辛苦勞作換來的僅是數千元的收入回報,頓時也就對果樹種植失去了信心和內生動力。當對于生產規模的合理預期,經營模式的適當轉變尚未邁出步伐時,鄉村經濟的繁榮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鄉村經濟面臨的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多樣性的選擇也就意味著多元化的阻礙,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也就成為鄉村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原則。
鄉村經濟類似于集體間既合作又競爭的經濟類型,不同的生產經營主體彼此間在進行合作的同時,也面臨著各種稀缺資源的競爭:共用基礎設施,播種,灌溉,除蟲等一系列工作自成體系;當吸引客商收購蘋果或自行在市場進行銷售時,又面臨客源、價格等要素的競爭。鄉村經濟也就越趨向于獨立生產、自主生產的“家庭經濟”,鄉村生產合作社發展空間狹小,沒有政府政策的引導或村莊雄厚資本農戶的牽頭,失去了發展的動力。合作社的專業化程度較低,合作社內部親屬關系明顯,銷售渠道不暢,合作社的發展遇到多種因素的限制,這也直接回應了農戶進行合作生產的最后念想。
傳統農村的“熟人社會”是如何形成的?
不可否認的是,鄉村在近些年確實發生著實質性的變化,村莊基礎設施逐漸完善,農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而深深扎根于每一個農村人心中“遠親不如近鄰”的觀念也悄然發生著轉變:從“熟悉”到“陌生”的農村人際交往關系也表征著熟人社會的衰落,既而逐漸進入“陌生人社會”。
共飲一井水,同處一條街道,人們彼此之間的親密程度在頻繁的日常交往中逐漸增加。互助行動成為農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村上每逢喜事喪事,同村的人便放下手中的農活趕來幫忙,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隨著以活動本身為中介增加的情感能量而密切,無話不說,無事不談。同處于一個共同的生活環境中,由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生活經驗所構成的鄉村圖景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共同性,相似或相近的生活習慣、行為方式、文化習俗、宗教信仰存在于農民的日常生活中,農民彼此之間相互了解和熟悉,對彼此的家庭、工作,甚至親朋好友的情況也有一定的掌握。
這種熟人社會是在長期的農業社會交往互動和農業生產中逐漸形成的。簡單、自然的村莊事務依賴于人們的共同生活,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一些突發性的重大事件發生,因而難以改變熟人社會的特定格局,共同性和普遍性成為其重要特征,固定的農業生產流程和特定的人際交往時空范圍成為熟人社會的社會基礎。
隨著熟人社會的深化,所處于這種社會類型中主體的集體認同感和自我認同感隨之增強,熟人社會中有較強的凝聚力,容易達成集體內部的共識和做出符合群體利益要求的一致性決定,輕松、自然、慢節奏的鄉村生活讓人覺得舒服與滿足,并且這種體驗也是無可替代的。生活在鄉村的農民對未來生活并沒有多少擔憂和相應的規劃,活在當下、維持現有的生活成為農民在熟人社會中最樸素的精神訴求和真實寫照。群體間維持著相對穩定的互動模式,較為單一的行動類型,由感性的價值觀做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在熟人社會中普遍存在,依據現時的情緒狀態或傳統的習慣而決定的行動促進了傳統意義上的熟人社會穩定狀態的形成。
走向衰落的“熟人社會”
當然,社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僵化的結構,而是一種以個體為基礎構成的較為分散的變化發展的統一有機體。時間和事件成為“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過渡的兩種媒介,“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過自己的生活”這是在回鄉時聽到的最多的農民對當下生活的表達和認同的話語。
隨著村民之間交流接觸時間的遞減,共同參與的村莊事務的減少,逐漸的在生產生活中缺失了“共同語言”,農民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維持生計”成為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為準則,無形的約束著農民不得不減少用于聯絡、維系感情的時間,而將更多的注意力和時間投入在工作中,沉重的家庭負擔迫使有行動能力的村民外出務工,謀求更好的出路,以期獲得更多用來“維持生計”的勞動報酬。
同處鄉村的農民共同經歷的事件越來越少,彼此之間的心里距離和實際距離逐漸擴大,不同的生活經歷成為熟人社會維持和存在發展的阻礙因素。外出務工人員攜帶子女,使其在外上學,常年生活在熟人社會之外,村莊里代際關系傳承受到一定限制,村莊內部的交際圈并未擴大,而是持續縮小,直至達到”陌生人社會“的狀態。
人們的共同性和普遍性逐漸遞減,個人的個性和獨立性逐漸增加,更多的是在村莊之外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圈和交際圈,而不僅局限于村莊內部的人和事。鄰里關系在不經意間逐漸疏遠,彼此陌生,不熟悉程度度逐漸加深,就此而言,村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何從談起,以個人情感維系的共同體村莊也是伴隨著陌生人社會的擴展而逐漸消逝的。
當然,一切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的過渡也不是一次性的完成,而是農村社會發展中漸進的不斷深化的進程和必須經歷的過程。
鄉村傳統的消逝
現代化的浪潮不可避免的席卷了傳統的鄉村,這也成為“去傳統化”和“自然的終結”最直接的原因。隨著城鎮化改造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傳統的建筑、習俗,以及特色的文化都整齊劃一的變得相似。
處于傳統的鄉村社會中,人們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為都是在特定的社會規范、價值體系中得以實現和完成的,主體之間有著明確的邊界意識。人們以行動固守著自我認同的精神家園,走出鄉村的農民逐年增加,他們留下了空無一人的房屋和荒蕪的田地,卻帶走了鄉村特有的已經內化于心的文化傳統。
在村莊外面的世界里,不可避免的接受著現代化的洗禮和熏陶,個人與現實的新的生活地區相融合,隨著時間的推移,個人也與當地的文化同化了,潛移默化的按照新環境的文化傳統思想和行動,類似于一種文化再吸收和再創造的過程與形式,悄無聲息的也就將自身所內化的文化傳統驅散出去,傳統的消逝也就成為現代化所付出的最嚴重的代價。
村莊里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所占比重較大,文化的傳承成為鄉村發展和維繼的關鍵,必然的也會出現文化斷層的狀況,年輕人對本地文化的不了解和不熟知,傳統的習俗,如社火等活動的舉辦時間間隔逐漸增加,有的鄉村甚至已經取消了或停止了類似的文化傳承活動的舉辦,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娛樂性活動。這樣,農民的生活世界里所烙下的傳統的印記也漸漸褪去,特色的文化活動和文化追求漸漸泯滅為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利益訴求。關于傳統的記憶僅僅存留在老一輩農民的體悟和經驗中,并不為他人所知曉,所理解,所認同。
傳統文化的精神載體—傳統習俗的消逝,也是傳統向現代的過渡,是主觀與客觀、主體與客體、思維與存在在鄉村歷史發展進程中不斷統一的過程。
失去號召力的傳統文化
臨近年末,鄉村的街道上,冷冷清清,行人匆匆,熟人碰面,也只有幾語簡短的寒暄,駐足長談、噓寒問暖的場景已不再多見,文化氛圍已不再濃厚,春節前人們也是進行像貼對聯,掛燈籠等一些簡單的準備工作,沒有多少其他的具有表征文化標識意義的文化活動,微弱的傳統文化的氣息在最近幾年的回鄉經歷中表現的尤為明顯。當然,人們對于維繼傳統文化的情感并未消減,而是鄉村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遭受到來自現代化的挑戰。
作為傳統文化物質載體的鄉村建筑,也在歷史的進化中褪去了特有的色彩,現代化進程的不可逆轉,伴隨古村落、古村莊的消逝,鄉村地區之間同質性程度越來越高,異質性程度降低,農民也更傾向于生活在基礎設施完善、就業機會較多、公共服務較好的城市,鄉村里較多的房屋被擱置,沒有人的存在,房屋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或是有更多的年輕人返鄉謀求路子致富,改造或重建自家的房屋,傳統鄉村建筑的風格也變得單調,具有明顯的現代性特征。
現代性建筑的另一鮮明特征為仿古建筑的興起,以這樣的方式和途徑來留下歷史的痕跡。追根究底,這些建筑也是無意義的復制和克隆,文化的特殊性也就無從表現和探究。較多的鄉村改造成仿古建筑的美食旅游集中地,最初會引起人們的關注,越來越多的此類鄉村改造,也會使人們產生一種文化厭倦的感覺。沒有相應的文化內涵作為根基,也只不過是消費文化的盛行,這樣的消費并不是無窮無盡的,而是有限的和短暫的。對于消費主體來說,容易產生感覺上和視覺上的疲勞,以致于并未真正把握到傳統建筑存在的價值和文化內涵,傳統建筑的文化性也就隨著現代化的進程逐漸消退。
現代化更帶來的后果又是傳統節日的形式化,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儀式化,傳統節日的內涵并未被人們內化在對節日的認知層面和意義層面,而僅僅是表現在行動層面,傳統節日變得既不是情感的附屬物,又不是傳統的承載物,形式化的傳統節日又如何使得人們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節日也更多的成為文化消費比重增加、節日附屬品銷量增加的時間段,在對于傳承傳統文化層面上也是其所不能及的高度,人們對傳統節日的參與度高,更多的是將節日的內涵簡單的轉化為對物品的消費,這也是對待傳統文化時的不負責和不理性。
作為特定價值符號的傳統文化,形成于人民群眾的勞動和歷史的積淀,有其自身獨特的文化內涵。如今人們更多的關注不在傳統節日本身,而在于對節日附屬品的消費,這似乎成為一種不可抗拒的潮流。對于文化消費的廣度和深度也日益增加,對傳統文化缺乏承載力和支撐力成為現代化過程中的不足和局限。
回鄉,也就是回到最初感受溫暖的地方,這種溫暖持續時間的長與短,也就表征著鄉村發展在未來何以可能的程度,所有的事情不經意間發生,所有的感觸不經意間生成。鄉村,也時刻踐行著自己特定的歷史使命!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社會學了沒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