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組織實施的一系列農村文化惠民工程,成效突出。廣播電視村村通、綜合文化站、文化樂園、農家書屋等項目落實到位,各地鄉鎮都配備了工作人員,“文化下鄉”“送電影下鄉”等活動得到廣泛開展。少數地方如淮北臨渙、合肥三河、安慶桐城等地利用茶樓、祠堂、名人故居、農家書屋等場所開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受到農民歡迎。
但調查中也發現,農村文化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同質化較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農村文化“被城市化”現象。農村文化生產與消費、禮儀與交往都呈現出與城市文化相似的風貌,如電視文化的流行、“中西合璧”式的婚嫁儀式、千篇一律的文娛活動等。這種文化既脫離鄉土文化的根脈,也與真正的城市文化相隔膜,其所帶來的結果是農村文化生活變得單調與“飄浮”,一些低俗文化如賭博、迷信等現象有所抬頭。二是傳統民間文化在逐漸消逝。在功利目標的驅使下,民間文化資源被任意開發,而缺乏系統的發展規劃,民間文化活動往往淪為簡單的文化模仿。三是公共文化空間弱化。農村文化設施分布不均、效益不高、不夠實用的問題還很突出。傳統廟會、歌舞會、民俗表演等公共文化活動,讓位于以個人或家庭私性活動場域為單位的如看電視、上網等活動。這種私性文化活動反過來又影響到農民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的積極性。
城市文化有值得吸收的精華,但不是農村文化唯一可期待的愿景。面對農村文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鄉土文化的傳承與重構是關鍵。而建構鄉土文化,包括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保護,也包含確立傳統與現代融合的農村新型文化樣態。因此,要從以下方面采取對策:
第一,突出農民的主體性。要推進“人的新農村”建設,首先要積極發展農村各項事業和產業,建立農村留守老人、兒童、婦女的關愛服務體系,創造各種就業崗位,培育新農民,改善“空心村’問題。其次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與活動開展,恢復農民的主體文化身份意識與文化記憶,讓農民做農村文化的主角。扶持民間文藝社團和業余文化隊伍,發現培養農村基層文藝骨干,增強農村基層文化的自我發展能力。發揮農村優秀基層干部、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新鄉賢”的示范引領作用,用他們的嘉言懿行垂范鄉里、涵育鄉風。
第二,發揮禮俗文化的現代功用。鄉土文化中的禮俗文化包含有“崇尚自然、注重人倫、講究禮儀、奉親敬祖、修己務實”等精髓。要運用村規家訓、牌匾楹聯、俗語格言等鄉風教化資源,發揮傳統節日的文化傳承功能,廣泛開展誠信教育、孝敬教育、勤勞節儉教育,培育優良家風。制定符合農村當地的鄉規民約,將傳統禮治與現代法治相結合。
第三,加強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古鎮、古村落、古民居是鄉土文化的物質載體,但由于當前農村組織的變化,導致農村社區生活的離散性和公共空間的弱化。對此,要發揮村民委員會的文化整合功能,加強傳統文化場所如茶樓、家族祠堂、集市等的保護與傳承利用,或新建文化大禮堂、道德講堂、舞臺、榮譽陳列室、村史博物館和網絡空間等,廣泛開展戲曲曲藝、傳統習俗娛樂等活動,打造村莊的文化“地標”。
第四,加大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在增加農村文化服務總量、加強文化扶貧的同時,要著力強化供給側改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圍繞農民需求來建構多種文化樣式,創作更多反映基層群眾生活、鄉土氣息濃郁的作品,使文化活起來、傳下去,并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新生態的鄉土文化。
對鄉土文化的尊重與延續,是一種新的文化自覺,有利于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守護文化根脈,保存鄉土味道與民俗風情,留住“鄉韻”,記住“鄉愁”,重振鄉村精神。優秀的鄉土文化,是新農村文化的生長點,也是建設美麗鄉村的“軟實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東方城鄉報2016-02-2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