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山東省反饋2015年第三輪專項巡視情況時指出,個別地方個別黨員干部私下“拜把子”。這一現象,與共產黨員身份、與黨的紀律要求格格不入,必須杜絕。(人民網 3月2日)
“江湖習氣”是社會上對“圓滑世故、唯利是圖、目無法紀”等惡俗陋習的代稱,它發軔于市井游民,脫胎于江湖綠林,裹挾著濃厚的封建遺習,是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歷史進程和傳統人情社會的特殊背景下,產生和延續的畸形“社會病”。“江湖習氣”在當前社會轉型過程中很容易滋生蔓延,極具隱蔽性、傳染性和腐蝕性,我們部分黨員干部也未能幸免。
不管是在媒體報道還是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把同事、同志間的稱呼庸俗化的現象,比如有的稱領導為“老板”“老大”,有的稱下屬為“哥們”“兄弟”等,亦或是拉幫結派,比如福建龍巖連城縣原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縣政協主席和一些黨員干部結拜成“七兄弟”,被群眾戲稱“葫蘆娃組合”。稱呼庸俗化是領導干部“江湖習氣”的一個方面,除此之外,領導干部在公共場所破口大罵、打架斗毆,甚至在處理一些事情上也用“江湖方式”去面對,找“黑道”擺平,這些都是身上的“江湖習氣”在作怪。
地方官場的江湖味由來已久,這是官場庸俗化的一個表現。主要原因是有些領導干部把官場當成了私人領地,這與當地的政治生態密切相關。這種江湖味發展到一定程度,很容易“黑社會化”,按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要求,這些人已經形成了一種“團團伙伙”。“江湖習氣”是滋長歪風邪氣的“溫床”,危害不可小覷,這種不講黨性講交情、不講大局講私利、不講正氣講義氣等表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黨性淡化、思想蛻化、官德異化的病灶癥結。在筆者看來,抵制“江湖習氣”需做到內外兼修。
內在即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可謂是共產黨員的“精神之鈣”,如果理想信念充實,,也就不會給“江湖習氣”、“不正之風”等留有余地,而一旦理想信念缺失,“精神之鈣”不足,則有空可鉆,各種不良思想就會趁虛而入。因此,必須加強對廣大干部的教育引導,幫助其端正權力觀、群眾觀、利益觀,重新審視“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主動加強與群眾的血肉聯系,自覺抵制親親疏疏、拉幫結派的“圈子文化”。
外在即要進一步凈化政治生態環境。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直接影響著當地黨員干部的思想及行為,比如山西呂梁、廣東茂名、湖南衡陽、安徽蕭縣和泗縣等地,均發生系統性、塌方式腐敗,這與當地政治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無不密切相關。凈化政治生態,確保政治生態的良性發展離不開兩點,一是持續加大反腐敗力度,二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必須既保持高壓態勢、加大懲治力度,通過反腐敗治標,同時又要通過健全制度、加強管理監督、加強黨性修養、增強宗旨意識等多方面強化黨風廉政建設治本,標本兼治才能達到凈化政治生態的目的。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長安街社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