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鄉村,和歷代最不一樣的在于好鬼神、重淫祀。城鄉對于各種靈的祭、汜以及相關的賽會等活動都極一時之盛。每月望前后三日,婦女不分老幼皆到廟會赴會,一時期“俱艷妝入廟燒香、念佛、酬愿”等。
因著鄉村習俗的改變,鄉村在文化上的地位也發生了大的轉型。在這一背景下的鄉村,抽離了審美關照的意義,更多是一種故事的敘事空間。在這個敘事過程中,鬼怪及其故事成為了主要的審美對象。它成了中國傳統審美向近現代轉型的一個重要過渡期。
鄉村廟宇小說里愛情的發生地
“寺中殿塔壯麗,然蓬蒿沒人,似絕行蹤。東西僧舍,雙扉虛掩,惟南一小舍,扃鍵如新。又顧殿東隅,修竹拱把,階下有巨池,野藕已花。意甚樂其幽杳。”這是明清著名的愛情故事《聶小倩》里對鄉村廟宇的真實描述。那時的鄉村廟宇,周圍環境異常幽靜,道路旁常長滿蓬蒿,似無人來往。廟宇內部的屋舍前,會種上修竹,庭園里常修筑池塘,用來種荷花。整個的空間非常的具有審美意趣。小說里的主人公聶小倩和寧采臣便是在這一鄉村空間下相遇、相識、相戀。
因此,在大的環境背景下,鄉村的廟宇,便成了愛情的發生地。
鄉村原野仙俠妖魅出現的地點
相傳在郊野,有一座山叫嶗山。一位書生某日前往,在山上看見兩位道士在飲酒。當時天色已黑,月亮已升上枝頭。只見一道士說,就我們兩人飲酒未免太過寂寥,于是伸出手,向天上的月亮招招手說“嫦娥,你還不下來幫我們倒酒?”道士話音一落,只見從墻里走出一美人,搖搖曳曳地走過來給道士倒酒。書生一見這場景,頓時吃了一驚,立馬走上前去,要這道士教他穿墻的法術。道士見這書生細皮嫩肉的,于是說法術可不好學,得吃些苦頭。奈何書生愛極了穿墻術,硬是要學,因此,道士便把他留了下來。
類似這樣的場景,在明清文學里數不勝數。鄉村里各個地點,如小徑旁、山腰、曲水亭邊,都有可能出現仙俠鬼魅。鄉村的各個角落,儼然成了那個時代仙俠鬼魅頻現的地點。
鄉村山野狐鬼人妖交集的地方
有一山間村落,里面有位書生陳綺,銘記母親臨終遺言,要迎娶親戚之女。待其前往,路過一鄉野時,遇見一大戶人家。其攜有一女,名邱麗玉。其主人言到廣西投奔舅父黃海容。年紀與公子相仿,貌似天仙,聰穎伶俐。其女邱麗玉,視為掌上明珠。本不想遠途跋山涉水,餐風宿露,到時將員外過于挑剔,女兒則仍會不得順利出嫁。見公子一表人才,不可多得。近半年來,行至廣西已身無分文。我看你雖然清貧,但頗具儒雅。因此想把小女嫁與你。這一帶看過來沒有人能與你相比。故今晚就能洞房花燭。陳生唯唯諾諾,第二天來到一村莊,見一家柴門開著,便走進去討碗水喝。對其說,邱家家財萬貫,到時候一定會來感謝他。陳生返回時在門口遇見一老者,老者奇怪他在此做什么。陳生對他言說了自己的遭遇。不料老者一聽,頓時吃了一驚。說,那邱家很多些年早就因患麻風病而死了,其女更是被麻風病折磨的面目全非,葬于村口槐樹下。陳生立馬嚇得慘無人色,趕緊離開了這里。
不僅是宣鼎這篇《麻風女邱麗玉》描寫當時鄉村各種人鬼交集,那時很多小說都偏愛以鄉村為背景,來構思各種狐鬼人妖之間的故事。鄉村,成了各路人馬、妖魔鬼怪的匯集地。在鄉村,他們彼此產生著交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公眾號 旅課草堂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