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中國的子民,不知道“精準扶貧”的話,我可以很嚴肅的告訴你——你OUT了。到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消除絕對貧困,是黨中央向全國、全世界做出的莊嚴承諾。十三五以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關鍵詞。目標是美好的,形勢是殘酷的。截至2015年底,我國農村仍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占我國人口總數的5%。且貧困人口絕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偏遠地區,交通等基礎設施落后、缺少經濟主導產業、貧困戶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等因素,嚴重制約了產業扶貧發展進程。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發言中提出的精準扶貧 “五個一批”發展思路,即量體裁衣,通過“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實現全面脫貧目標。然而實際操作過程中,部分地方政府為了完成脫貧指標,急于求成,大都采取“低保兜底”的方式,增加貧困戶的基本收入達到國定貧困縣,以實現脫貧。但是這種脫貧方式不僅不能從根本上使貧困戶脫貧致富,反而消磨了他們求發展的內生動力,最終只能是越扶越貧。即便是產業扶持,大部分貧困地區地方政府都選用“短、平、快”的項目,例如統一購買牲畜幼崽分發給貧困戶飼養,雖然短期可以獲得一定收入,但形成不了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終究是脫貧之后再返貧。
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使得貧困戶從根本上改變貧窮落后的生活面貌,“內生動力”是關鍵。這里的內生動力不單單指貧困戶本身的發展愿望,還有貧困地區作為載體的發展意圖。鄧小平同志說過,“我的一貫主張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大原則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區發展快一點,帶動大部分地區,這是加速發展、達到共同富裕的捷徑。”這個論斷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舉世矚目的今天已得到了驗證。如今東西對接發展提上日程,東部反哺西部已開始著手。中西部偏遠貧困地區,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通過資金轉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技術引進找準主導產業方向,通過教育投入提高居民知識文化水平,以此建立貧困地區自身發展的動力,改變過去 “等、靠、要”的思維,帶領群眾奔小康,真正實現脫貧摘帽。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