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針對有的駐村幫扶干部搞“走讀式”“掛名式”幫扶,有的駐村干部“只轉轉、不用心”“只談談,不落實”的問題,今年4月,正式實施了《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召回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截至目前已有1117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被召回。(《中國青年報》8月16日)
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是脫貧攻堅戰役的主力軍,承擔著領導掛點部門包村干部幫戶的“聯絡員”、村情民意的“調研員”、扶貧措施的“引導員”三大角色,在連接部門、鄉鎮、農戶之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在駐村工作隊員的選派條件中也要求政治思想好、工作能力強、作風紀律嚴的優秀人員。1117名駐村工作隊長被“召回”,可見其開展工作不嚴實,把駐村工作僅當做政治任務,而不是真心實意想要走進基層,實施幫扶。而這類事件絕非典型,隱射的是精準扶貧過程中的共性問題。
脫貧攻堅是場長久戰,非一朝一夕發力就能“打贏”,而是需要幫扶人能始終站在人民大眾立場上,把服務群眾、造福百姓作為最大責任。因此,要切實轉變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以往的應付了事的情緒,通過專題授課、警示教育、反思自學等形式,讓工作隊員們在基層能沉得下去。做到“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提高為貧困群眾服務的能力。同時,也要引入嚴格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考核機制,并隨機開展抽查,充分發揮實績考核“指揮棒”的作用,從制度層面約束工作隊員的行為,并將考評結果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
正如習主席所言,“做群眾工作要注意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只有將心比心,才能換取真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良策。”駐村扶貧隊員只有植根人民,才能服務于民,為困難群眾“脫貧摘帽”。
作者單位:北川羌族自治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