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房產市場的限購傳言,上海出現離婚潮。“感情不好,誰敢來離婚?”成為離婚登記大廳的普遍情緒。(網易新聞)
毋庸諱言,對于“中國式假離婚”,出于道德與良知,公眾更愿用“假戲成真”、“賠了夫人又折房”來自我安慰。必須承認的是,絕大多數“假離婚者”都會鉆完政策空子后,人房兩得、一切如故?!案星椴缓?,誰敢來離婚?”的戲言,可能才是最真實的內心獨白和生活寫照。
誠然,也有很多人把“中國式假離婚”說成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必然,合理利用規則,游走于政策縫隙;或是對政策“不懂我”、資源“太稀缺”的無奈,為了生活不而已而為之。無論如何,當“假離婚”真的連感情也傷不了時,傷害的卻是整個社會對道德的崇尚和規矩的敬畏。對道德可以“合則用、不合則棄”,對政策可以鉆空子、搞選擇,對法律也想偷偷摸摸、蠅營狗茍……沒有敬畏之心,就失去做人最起碼的“底線”。
都說,現在你玩弄了生活,將來生活玩弄你。那么,褻瀆道德,會不會被道德拋棄?玩弄規矩,會不會被規矩玩弄?想到一個令人笑不出的笑話,醫生為了高回扣給病人裝劣質心臟支架,出了醫療事故;法官的朋友做手術有醫療責任,審判卻偏袒院方;校長因為法官的孩子來加塞,開除了一個農民的兒子;農民做心臟搭橋手術被劣質支架所坑,法院判決不公,從此失去勞動能力,兒子又被學校開除只能在家務農,導致農藥噴灑過量,好些人吃了后中毒,有醫生、法官、校長……道德缺位、規矩缺失就像“傳染病”,一個傳染兩個、兩個傳染三個,愈演愈烈之下,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
所以,把政策的交給政府,道德的交給社會,良知的交給自己吧。我們當然需要政府在做決策時更加科學民主、體恤民意,但更需要呼喚整個社會的良知,喚醒每個人對道德的尊崇、對規矩的敬畏。畢竟,賺的便宜再多,也總要自己去還的。
作者單位:中共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委組織部研究室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