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四川省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退出實施方案》和《四川省市(州)、貧困縣黨委和政府脫貧攻堅工作年度考核辦法》,我省貧困戶將按照“1超6有”, 貧困村按“1低5有”的標準進行脫貧。這幾個“有”明確了物質、經濟上的脫貧,卻缺少了貧困戶精神上的脫貧。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脫貧不是簡單的給錢給物就解決問題的。當前還有部分群眾存在“爭貧、要貧”的情況,所以,脫貧不僅要從物質上、經濟上上改善貧困戶落后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提高貧困戶的素質,立起脫貧之“志”增強他們的致富本領,要給他們充分的尊嚴和自信,點燃他們心中的希望之燈。對于貧困戶來說,被扶貧并不意味著“等、靠、要”,關鍵是要利用機會,增強脫貧信心,提高自己致富的本領,走出自己的脫貧路。
目前全省正在積極推進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部署,強調不能給錢了事,強調要持續有效地脫貧。部分地區在嘗試以“政府主導、市場輔助、社會參與”的方式,讓貧困戶認識實踐創業、金融、市場三種概念,樹立自信自立、終身學習、勤勞致富三種理念,從而實現有“志”脫貧致富。
作者地址:四川省萬源市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