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14日在京召開部分家庭婚姻類社會組織座談會,倡導社會組織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研討活動、宣傳活動與服務活動,積極參與家庭文明建設。(12月15日新華社)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文明家庭則是文明社會的有機組成。家庭的文明內涵折射了社會的文明層次。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論語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今圣賢之士,無不把管好家作為出仕的基本條件,在治家的過程中培育和實踐政治才干。“治大國如烹小鮮”,治家與治國有著相通之處;如果連家尚且無能力治好管好,談何治國平天上下?如果家風不正,個人素養又豈會優良?極個別黨員領導干部落馬,看似因作風不好,實則背后深藏著家風不正的“病根”。家風影響著家庭成員的品性和修養,并隨著家庭成員出入社會、單位影響到社會和單位的風氣。
推動家庭文明建設,就是在培育文明社會的細胞。“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家庭文明建設看似事小,卻關系著整個社會的文明水平,關系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民族的文明素養。家庭關系是最簡化最特殊的社會關系,彼此以親情、愛情為紐帶同呼吸、共命運,相親相愛,相互扶持,形成了一個最小的社會單元。家庭的文明內涵會隨沿著人的社會關系網自然外延,成為整個社會的文明內涵。而一個文明程度較高的社會,其人民的家庭亦普通具有良好的家風,時時處處體現著社會的文明層次。一個文明家庭就是一個文明社會的細胞,確保文明細胞越來越多,越來越健康,整個社會就會越來越文明。
推動家庭文明建設,就是在涵養良好家風。何謂家庭的文明?文,即文化、禮儀、道德、法律、規范、博學、修養等;明,即智慧、知識、現代、知理、理性等。文明家庭,即要兼俱“文”與“明”的內涵和氣質,內外兼修,把文明素養由內化外,而這一切都必然由家庭成員的日常言行得以體現。建設文明家庭,提升家庭文明水平,營造家庭文明氛圍,首先是一家之長帶頭做起,畢竟長輩的作風和修養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子女的文明素養,也決定了整個家庭的家風的特性。家庭的文明氛圍必然影響家庭成員的文明氣質,由茲,在日常中逐漸涵養起良好的家風,并代代傳承;由茲,培育起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修養的杰出人才。
推動家庭文明建設,讓好家風引領好社風。好家風不但影響家庭成員的品性和修養,也影響到社風甚至黨風、政風和干部作風。廣大黨員干部熟知的“鄭氏家訓”培育出幾代清官,流芳數百年;從焦裕祿到谷文昌,各個時期黨的領導干部隊伍中不乏以嚴實家風著稱的時代楷模。好家風培育了領導干部好品性,也管住了配偶子女,更影響到同事、下屬的作風,甚至影響到一個班子、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的黨風和政風。家庭的文明風氣,必然外延成社會的清風正氣和文明氣質,推動黨風正、正風純、干部作風良、民風樸實、社風清朗。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