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數字脫貧”一詞甚囂塵上,引起人們多精準扶貧工作的反思。在一些扶貧地方形式主義比較嚴重。駐村干部“走讀式”“掛名式”幫扶,聰明才智沒放在踏實幫貧困群眾勤勞致富上,卻花在怎么通過“巧算”收入賬把貧困群眾“算脫貧”。作為精準扶貧的責任主體,地方政府不認真想辦法、出實招幫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卻為完成任務搞“數字脫貧”。
眾所周知,精準扶貧所包涵的內容廣泛,要求相對具體細致。有過在農村實施精準扶貧工作的同志就會體會該項工作的具體和瑣碎。精準有的時候不是一個詞形容,體現在工作上就是各種各樣的數據。具體會細致到哪一種程度呢,拿收入算賬來說吧,貧困戶家庭收入來源組成必須體現在月份上,而且每一筆都要記載的清清楚楚。然而,事實上,數據是死的,扶貧的現狀確在千變萬化。今天可能不貧困的明天可能因為意外而致貧,同樣今天是貧困的人口,因為一些外在因素的改變也會脫離貧困線。然而我們具體進行脫貧攻堅工作的時候,檢驗扶貧成果很多時候是按照一年或者是一個具體的周期來量化。比如說,省級規(guī)定一個地方后年脫貧,地市一級為了完成任務又縮減到明年,具體實施縣域不得不在應對不同的考核下做出不同的數據,有人會笑著說這不是自尋煩惱嗎?但是君莫笑,真正一線扶貧的干部時常被這種情況牽著鼻子走。
數據脫貧的情況大有存在。為了真正顯示脫貧實效不為這些數據牽著鼻子走,各級在考核扶貧工作成效的時候要盡量淡化單純的數字、數據標準,靈活考核內容和方式,多讓老百姓說話,多看實際情況,才會有效杜絕數字脫貧等類似情況的出現。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