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央廣網的一篇名為《“讀書無用論”已再出江湖 農村教育何去何從?》的文章引發輿論關注和網友熱議,文中提到,“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放棄了高考。與城市中產階層不滿意國內教育、早早讓子女出國留學不同,農村學生放棄高考是因為他們看不到‘教育改變命運’的希望”。
必須承認,“讀書無用論”已經不是一個被媒體故意渲染起來的偽命題,而是實實在在愈來愈沖擊村落社會的真命題。這兩年回家過年,明顯感受到的變化就是跟親戚談話的內容從“誰家娃考上了大學”變成了“誰家娃打工月收入過萬”,表叔也從以前請我給他兒子輔導英語到現在請我幫他在北京物色什么工種最賺錢。管中窺豹,這些變化無不說明,新一輪“讀書無用論”逐漸在鄉村蔓延起來。
新中國成立以來,出現了三次“讀書無用論”。第一次是在“文革”后期,當時學校停課,學生停學,知識分子是“臭老九”,成為批斗的對象。第二次出現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最典型的口頭禪就是“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如今的“讀書無用論”首先從農村出現。過去靠高考改變命運的農村青年面臨無能為力的幾大難題:比如,高昂的學費讓貧困家庭難以負擔,以及大學畢業后找不到工作。據媒體報道,在一些農村學校,放棄高考的學生高達三成。
新一輪“讀書無用論”背后有著現實的土壤。近些年,教育成本不斷提高,有數據顯示,一個本科生培養成本約等于一個普通農民35年純收入。很多農村家庭都是舉全家之力供孩子上大學,但是畢業之后發現就業很難,和農民工的用工荒形成了冰火兩重天的狀態,有的就業以后工作也不盡如人意,甚至工資還不如出去打工賺得多。簡言之,就是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知識無法有效轉化成財富。于是,大學生從當初的榜樣變成了如今的談資,“知識改變命運”這句一直以來被寒門子弟用以自我勉勵的話語,如今卻引來了諸多質疑。
也有觀點認為,新“讀書無用論”的形成與現在的大學教育專業、職業方向模糊有關系,許多高校的專業設置不科學不合理,自覺不自覺地都在生產“理論大學生”,而缺少培養有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的“實用大學生”,導致畢業后只能轉行。解決之策,筆者認為在于兩點:一是推進高中及大學教育進行個性化和多元化改革,要盡可能幫助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適宜自己的成長途徑,使學生遵循興趣、潛質而讀書,建立“私人定制”般的學習模式,從而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中實現良性成長。二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可借鑒德國、瑞士等國經驗,實行雙軌制職業教育,使學生在學校接受理論培養的同時也接受企業的實踐技能培訓,從而更好實現就業。
中國社科院博士后李濤給出了社會學角度的解釋:中國不斷開放的城鄉人口流動政策抵消了村落人傳統中只有通過讀書才能實現身份轉換的功效性。村落中曾經只能寄希望于讀書才能實現的流動理想,現在則有了多元化的替代性選擇方案,更何況讀書在村落中曾經所能發揮的地位升遷渠道優勢也漸趨弱化,農民的實用理性則會在投資決策中從行為上強化“讀書無用論”思維的形成。
受傳統觀念影響,農村學子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畢業后把目光都聚集在了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城市,都盯在金融、互聯網等熱門領域,認為只有這樣才算是學有所成。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事實上,農村正在成為新一輪就業創業的熱土,國家扶持農村經濟發展的力度越來越大,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產品加工、電子商務等新興領域正在蓬勃興起,只要農門學子轉變觀念,一樣可以在農村學以致用、學以致富。
再說發展,不少農村家長因大學生起薪不高,或者畢業后從事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便認為上大學“不值”,顯然不妥。讀書是否有用,不能只看眼前,更要放眼未來。大學對人的改變是全方位的,他們在學校里接受系統的知識教育,可以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創新的能力,可以交到對自己有益的朋友,可以提高修養、增長見識。可以說,大學的經歷是人生發展前進的重要動力,一個人,有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其未來職業發展空間往往不可同日而語。
前不久,國辦印發《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業融合發展的意見》,對中高等院校畢業生等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開展創業創新給予政策支持。農村加學子,必然迸發出更大的活力。
生活,不只有眼前,還有詩和遠方。希望農門學子依然篤信知識的力量,真學、實學,魚躍龍門,成就夢想。
(作者單位: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2017-02-0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