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4日,湖南省漣源市出臺了《村級公務“零接待”制度規定》,全市547個行政村實施村級公務“零接待”。“決不能把‘下鄉’變成‘閑逛’,把‘服務’變成‘口福’,讓農民傷心。”漣源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孫緯輝說,落實好村級公務“零接待”,有利于干部與群眾保持“零距離”。同時,必須強化監督,從制度和源頭上根治“吃喝風”。如今,村級公務“零接待”在漣源市已經成為了常態。(2月16日 《中國紀檢監察報》)
說到村級“公務接待”,就想起了幾年前一位山區村干部朋友的感嘆,他說,村里本身沒有錢,更沒有食堂、飯館,鎮上的干部下來檢查工作,基本都是在村干部家就餐。有時候家里沒人手,就基本生活都弄不出來。如果太簡單,好像又怕得罪了領導;如果搞得太豐盛,別說報銷不到本錢,還要搭上農活。有時候,村長和支書就有點捉迷藏的味道,能躲則躲,躲不過才硬著頭皮“接待”。這樣一來,對于鎮干部下村指導工作,村干部真有點談而生畏。偶爾一次還不算什么,時間長了,村級干部和農民朋友們怎堪“折騰”?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就眼下而言,不少的山區鄉村都在搞旅游開發,各地的“農家樂”也如雨后春筍。這,又給下村干部的“吃喝風”起到了些助推作用。以前就吃村干部,現在就到“農家樂”,好酒好菜盡管上,賬就記在村委會。一個小小的行政村,倘若沒有企業廠礦,哪里來的經費供“接待”呢?據悉,有的農家樂最初還找關系聯系干部們的就餐“業務”,但后來簡直不想接待干部了,因為長期付不起餐費,小小的農家樂不被“吃”垮才怪。不管屬于那種情況,這種“村級接待”都使村級干部十分為難,上不敢得罪領導,下不能強加給群眾,難怪有的村干部感嘆說是“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
各級干部下鄉、駐村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自然是更好地服務群眾、幫助群眾,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更好地推進各項工作的進程。然而,有的領導干部把下鄉、駐村當作是“鄉村旅游”,當作是放松自己,享受“口福”的機會。聽說有位鎮國土所工作人員下鄉檢查危房重建工作,在一家需要建房的農戶就餐,那家還特意煮臘肉、煨豬蹄、磨豆花,弄了一大桌菜。這位工作人員在就餐中說:“這個標準在農村還是可以了!”聽語氣,他對這一大桌菜的態度僅僅是“還是可以了”,言下之意,就是“接待”干部的標準還不夠。這樣的作風,真的叫老百姓情何以堪?
這種把“下鄉”變成“閑逛”,把“服務”變成“口福”的干部怪相,是到了該用猛藥的時候了。而湖南省漣源市出臺的《村級公務“零接待”制度規定》正是這樣的一劑猛藥,可以讓那些反過來讓村干部或群眾為他“服務”的各級領導警醒。從新聞中可以看出,漣源市的《規定》出臺后,村干部們可大大松了一口氣,說“村里再也不用礙于面子不得不接待,我們也不用擔心出現‘被喝酒’的尷尬場面”。而對于像漣源市農業局工作人員王芳這樣的駐村領導來說,按規定到鎮政府食堂就餐還“實在也自在”,不受約束,還不被老百姓戳“脊梁骨”,何樂而不為呢!
實行村級“零接待”,干群才能“零距離”。下鄉吃飯要開錢,這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干部多年來的老規矩,只是在物欲橫流的時代被一些同志“不經意間”就“轉變”了,認為自己下鄉、駐村,吃點、喝點是小事,也是應該的。歸根結底,這都是淡化了服務意識,忘卻了“初心”的表現。村級公務“零接待”制度的實施,從根本上說是基層干部的作風回歸。這樣的制度只要監管到位、落實得好,基層工作就會迎來嶄新的春天。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