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一位駐村第一書記近日向人民日報反映,他們縣從去年11月份到現在,主要工作就是填表。各類登記表、調查表、信息采集表、幫扶卡、扶貧手冊、整改臺賬……他說,為打印資料,他們村已經用壞了3臺打印機。
可以肯定地說,精準扶貧,貴在“精準”。精準了解情況、精準提出對策、精準推動工作,使得貧困地區找準工作著力點,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就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在實踐中,表格化地認識貧困戶的情況,弄清楚每家每戶的狀態,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也是實現“精準”脫貧的重要一環。扶貧推進的前期摸底階段,很多基層干部都用這種方式來了解情況。
一些地區市縣標準不同,省里模板有變,要求重新算賬、重新填表、重新上報,無疑是種折騰。這些地方深陷“精準填表”的深洞,不僅會耗費大量人力、財力,讓參與扶貧的干部疲于應付,還會助長形式主義,分散扶貧精力,導致虛浮作風,甚至可能侵蝕扶貧成果。如此一來,無疑就偏離了脫貧攻堅的本意,損害群眾的利益。
事實上,針對部分地區在脫貧攻堅中出現的形式主義傾向,國務院扶貧辦昨年就已發出通知,要求“統籌規劃設計,減少不必要的檢查評估、填表報數、掛圖標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對脫貧攻堅信息管理,減少紙質表冊;嚴禁以迎接視察檢查為目的制作高檔大型展板、作戰圖、畫冊等”。這一對癥下藥,切中了“填表式”扶貧的要害。
總之,確保我國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時間緊、任務重,容不得任何花架子、假把式。“填表式”扶貧絕非“黑色幽默”,不能一笑而過,值得有關方面高度重視、引以為戒。加強統籌安排,統一標準,減輕基層不必要的負擔,讓黨員干部把貧困戶的情況精準地記在心上,把具體的政策措施精準地運用好、落實好,方能鞏固好脫貧成果。這,才是民之所期許的。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