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場
當互聯網涉足農業之后,生鮮電商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是大部分生鮮電商企業生存不了多久就宣告破產。生鮮類食品其特征所致,金貴又難保存難運輸,消費者對新鮮度要求極高,且大部分人對于生鮮食品還是保持了線下購買的習慣。市場發展前景堪憂,機會頗少。
2、冷鏈
生鮮食品保鮮要求程度高,物流運輸時效要求快,因此生鮮電商使用冷鏈運輸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冷鏈物流比普通物流運輸成本高很多,且如果是企業自建冷鏈物流體系不僅資金投入大,耗費的時間也很長,一般創業型的小企業難以承擔。
3、模式
據統計,2016年以來,已有鮮品會、菜管家、美味七七等十幾家生鮮電商陸續倒閉。而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只有1%實現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更是巨額虧損。目前,新興的準生鮮電商企業創業者看到前車之鑒也不敢貿然涉足。到底誰才是賺錢的模式?
4、產品
農產品標準化一直是個困擾眾多涉農創業者的問題,農業是一個較特殊的行業,農產品的生長很大原因取決于天氣。人類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雖然現在有很多舉措可以來應對農業生產中的不確定性,但是農產品標準化生產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5、資本
不管是創業還是做互聯網,都是想著能盈利、賺錢。發展過程中要融資是在所難免的,但是生鮮電商目前發展來看,盈利程度很低,追逐利益的資本是等不了你慢慢成長的。
雖然生鮮電商現在發展的前景不夠明朗,但是隨著新零售、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速、冷鏈物流體系的完善,或許會有發展的新契機,但是目前所出現的這5大點問題還是要引起重視的。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惠農網 2017-07-12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