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現代農業發展脊梁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綜述
家庭農場87.7萬家,經營耕地1.76億畝;農民合作社193萬家,入社農戶超過1億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46.8%;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41.7萬家,其中龍頭企業13萬家,輻射帶動1.27億農戶;社會化服務組織115萬家……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型經營主體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新生力量,要把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一項重大戰略,鼓勵發展、大力扶持。五年來,從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到其他涉農文件,都強調要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特別是今年5月中辦、國辦出臺《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的政策框架。正是在這種政策環境下,各類從事農業生產和服務的新型經營主體蓬勃發展,成為現代農業的引領力量,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入了新動能。
多元化農業主體競相迸發
夏秋之交,位于山東菏澤牡丹區何樓辦事處武趙社區的宏科家庭農場,近千畝高粱即將豐收,各色農作物生機勃勃,郁郁蔥蔥。農場主杜春雷介紹說,幾年前,他看到國家扶持家庭農場的政策,便萌生了流轉土地開辦農場的想法,目前已種植高粱1500畝,并建立了草莓、向日葵、皇菊等種植基地,嘗到了規模經營的甜頭。“總書記講,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我認為成立家庭農場、發展規模經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杜春雷興奮地說。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家庭農場”。幾年來,家庭農場已成了各地農業生產的一支生力軍。2016年,上海松江區有966戶家庭農場,耕種全區95%的糧田,戶均經營面積143.3畝。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家庭農場有87.7萬個,其中在縣級以上農業部門納入名錄管理的家庭農場達44.5萬個,比2013年的13.9萬個增長了2倍多,平均經營規模為215畝左右。
家庭農場側重于生產環節,合作社則集生產與服務于一體。湖北羅田縣錦秀林牧專業合作社即為典型。據理事長劉錦秀介紹,合作社創立于2007年,探索建立了統一提供種羊、統一建設欄圈、統一防疫消毒、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收購銷售的服務模式,深受農民歡迎,合作社社員已發展到2660人,黑山羊養殖戶達7780戶,戶平年收入達3萬多元。
“作為重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現代農業建設的中堅力量,農民合作社已成為構建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牢固紐帶、引領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的有效載體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帶動農民發展產業脫貧增收的主要渠道”,農業部副部長葉貞琴9月22日出席農民合作社發展論壇指出。截至今年7月底,在工商部門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193.3萬家,年均增長60%;超過一半的合作社提供產加銷一體服務,服務總值達1.1萬億元。
一系列的數據,充分展現了新型經營主體的蓬勃發展態勢。除了家庭農場、合作社,還有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超過41.7萬家、社會化服務組織115萬家。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多元化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農業部經管司司長張紅宇表示,“關鍵要準確定位不同主體在發展生產、提升效益和競爭力方面的不同組織功能,提高各類資源要素的配置效率。”
多路徑規模經營相得益彰
9月5日,在江蘇省射陽縣四明鎮新南村,稻田里稈壯穗齊,一幅豐收的景象。留守在家的七組村民梅鶴飛,看到長勢喜人的水稻露出欣慰的神情。今年,他家的21畝地全部加入村里組織的“聯耕聯種+托管”,“現在年紀大了,只好請村里的服務組織托管。沒想到水稻比自己種得還好,估計畝產能達600公斤,一畝地一年1300元左右的純收入,比土地流轉的租金高多了。”
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和農業比較效益下降,農民老齡化、農業副業化日益凸顯,“誰來種地”“怎么種好地”等問題廣為社會關注。
“我們從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經營制度改革入手,一方面推動土地經營權流轉,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土地集中型規模經營,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另一方面,著眼于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培育新型農業服務主體,實現服務集中型規模經營,來解決‘怎么種好地’的問題”,張紅宇介紹說。
為加快發展農業服務,2015年、2016年,農業部分兩批在26個省份的62個縣(市、區),組織開展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機制創新試點。特別是今年8月,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出臺《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從拓展服務領域、培育服務組織、創新服務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措施,明確對以農業生產托管為重點的社會化服務提供財政支持。
實踐中,各地農業生產性服務蔚然興起,各類農業生產托管模式也不斷涌現。山東省探索“3公里土地托管圈”和“為農服務中心”,托管面積已超2000萬畝;江蘇射陽“聯耕聯種”、四川崇州“農業共營制”,都是依托托管服務開展規模經營,受到農民歡迎。
農業生產托管既促進了規模化經營,也實現了降成本、增收益。據山東省測算,通過農機作業,糧食作物每畝增產10%—20%,為農民節本增收400—600元。
受益的不僅是普通農戶和種糧大戶,許多經營主體也越來越青睞農業生產托管。江西綠能農業公司因流轉土地種糧、給農民發獎金而聞名,這兩年放慢流轉土地的速度,重點發展農田托管服務,已托管農田3.55萬畝。成立于2012年的河北灤縣百信種植專業合作社,短短幾年時間,托管服務面積從1000多畝增加到12.8萬畝,社員從100多戶發展到18000多戶。
多形式合作聯合共享收益
“以前種玉米,一年到頭苦下來,連肥料錢都掙不到。現在,家里6畝地都入股到合作社,每年保底加分紅有2380元,扶貧資金入股也有600元分紅,我們兩個人還在園區打工,每人每年工資有萬把塊,一年下來,箱底里還能有余錢!”貴州盤州盤關鎮賈西村村民熊小芬幸福的話語,代表著六盤水農民的心聲。
2014年,六盤水開始探行“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引導農民將土地資源、資金資產、技術技藝等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帶動農民增收。目前,全市26.66萬戶74.65萬人,通過各種方式實現分紅7.48億元,戶均2805元;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70個,省級龍頭企業59個,合作社1301個。
專家認為,“三變”改革是各地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驗做法的一種濃縮,也代表了改革創新的方向。近年來,中央一號文件多次強調,鼓勵農民以土地、林權、資金、勞動、技術、產品為紐帶,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與聯合。農業部兩年前也啟動了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在全國選擇了7個試點縣共有13家企業、9家合作社開展了探索。而在各地,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等多要素合作正日漸增長。“引導農民以土地、資金等入股經營主體,既有利于緩解經營主體的資源資金瓶頸,也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專家表示。
農民與經營主體之間的合作形式、機制在創新,主體之間也在追求合作聯合,以增強市場競爭力。一些地方以區域為單位,成立家庭農場協會、合作社聯合會、龍頭企業協會,有的還成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合會;一些地方以產業為紐帶,成立家庭農場聯盟、合作社聯合社等。據了解,目前在工商部門登記的合作社聯合社已有7200多家,在提高市場競爭力、發展現代農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引人注目的是,安徽宿州從2012年開始試點建立“企業為龍頭,農場為基礎,專業合作社為紐帶”的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三大經營主體的組織融合和互助服務,形成經營規模優勢和產業集聚效應。如今,全市產業化聯合體已從最初16家發展到195家,涉及農業企業195個、合作社695個、家庭農場1271個,覆蓋了糧食、畜牧、蔬菜、水果、林木等產業,年產值在200億元以上。宿州的這一改革模式,已在安徽全省和其他部分省市推廣。
改革春風勁,揚鞭馬蹄疾。伴隨著各項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完善,新型經營主體必將結出更豐碩的果實,并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書寫更輝煌的篇章。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經營管理》2017年第10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