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謀劃建設“三農”新時代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咱們農民的底氣更足、勁頭更大、信心更強了。”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可給鄉親們吃上了定心丸。”
“報告提出,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抓住了鄉村振興的‘牛鼻子’。”
“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真是說到了我心坎里。”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概念,在黨代表尤其是“三農”領域的代表中立即引起了廣泛熱議。大家紛紛表示,鄉村振興戰略“含金量”高,意義重大,說明黨把對“三農”工作的重視在重中之重的基礎上又提到了一個全新高度。廣大農民群眾怎能不歡欣鼓舞,怎能不滿懷期待!
“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讓農民心里更踏實了
鄉村振興戰略中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讓代表們異常興奮。
“聽了黨的十九大報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報告中提出農村第二輪承包到期以后再延長三十年,也就是說給了農民一個金飯碗,讓農民過上有體面的生活。”十九大代表、江蘇省連云港市西棘蕩村黨委書記鐘佰均說,十八大以來,西棘蕩村堅持工業強村、產業富民、全民創業的發展理念,2016年西棘蕩村全村工業產值達到了3.2億元,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2萬元,全村的文化、生活、黨建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未來五年,西棘蕩村將重點圍繞把村集體經濟這塊“蛋糕”做大,給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創業和就業的機會,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十九大代表、北京民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譚雙劍也對土地問題特別關注。“土地是我們的命根子,這才是真正的獲得感!不知您了解不了解,土地是要養的,你對地好,地才對你好。以前我們總擔心自己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侍弄土地,過幾年一抽簽又變成別人的了怎么辦?這回我們心里可踏實了。”譚雙劍常年在外打工,但時刻關注著河北家鄉的變化。這些年他的承包地一直由弟弟打理,聽到土地第二輪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他高興地對記者說:“我一定把大會的精神帶回去傳遞給工友們、父老鄉親們,鼓勵大家加油干,這日子會越過越甜的。”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讓“三農”工作目標更明確
農民有了新期待,“三農”工作有了新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讓各級黨委政府工作方向更堅定、路徑更明晰。
十九大代表、重慶市市長張國清表示,下一步重慶將按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要求,重點做好四件事情,一是改善城鄉基礎設施條件,特別是在農村基礎條件上下功夫,進一步完善城鄉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和生態環保等設施。二是從提高城鄉公共服務水平上下功夫,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傾斜,進一步縮小公共服務上的城鄉差距。三是在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下功夫,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重在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四個方面同時發力,促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提高農業綜合附加值。四是在深化統籌城鄉配套改革上繼續下功夫。特別是要著眼于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把它作為一個著力點來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新型農業經營服務體系,特別是農村金融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改革,使農民收入結構更加均衡、更加穩定。
“總書記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強調,必須始終解決好‘三農’問題,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等一系列新精神。讓我們農民備受鼓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十九大代表、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說。
二十字總要求描繪出農業農村清晰藍圖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我這個從農民工成長起來的黨代表來說,是最為激動、格外振奮的部分。”十九大代表、河南潢川縣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書記黃久生說,“我們這些從農村出來在外打拼的人,特別希望家鄉越來越好。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出了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來振興農村,我相信所有的農民對未來都充滿了期待。”
報告中提出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黃久生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大有可為。
現在,他們支部有256名外出流動黨員主動聯系幫扶家鄉貧困戶960戶,每年帶動上萬名家鄉貧困群眾外出務工經商、創業致富。對于未來,黃久生說他將繼續發揮好傳幫帶作用,盡自己所能把大別山革命老區的農民工變成建筑行業的能工巧匠,在1萬多名農民工吃上技術飯、每年給家鄉帶來3億多元勞務收入的基礎上,力爭達到“培訓一個、脫貧一家、帶動一片”的效果,為家鄉的振興貢獻力量。
十九大代表、甘肅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后續產業專業合作社黨委書記胡中山提到鄉村振興戰略時,一臉興奮。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問題格外重視,我們農村基層人員深受鼓舞。報告中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有關產業、生態等方面的二十字總要求為中國農村的發展描繪了一幅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清晰藍圖。我們在討論報告時都感覺信心十足!”據了解,在他的帶動下,目前在黃花灘生態移民安置區已有各類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32個,牛羊交易市場一年交易額達4億元,建成養殖暖棚7300多座。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 2017-10-2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