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業大省湖南備受鼓舞。連日來,湖南基層干部群眾展開熱議,普遍認為:黨中央一直以來十分重視“三農”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充分體現了黨中央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了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將會讓農村迎來巨變。
眾所周知,39年前,小崗村十八位農民的“紅手印”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作為一個傳統農業大國,“三農”問題至今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三農”不穩,則中國難安,“三農”興,則中國興,鄉村的進步與巨變也必將推動整個中國的勃興、發展。
十九大報告對當下社會基本矛盾作出了精準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毋庸諱言,說起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人們腦海里首先還是會想起農業、農村、農民。從2000年李昌平發出“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的盛世危言,到近兩年一些返鄉觀察所揭示的短板,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在“三農”中表現得更為突出。
這些年,中央一直高度重視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從十八大以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到“美麗鄉村”建設計劃,農村從國家發展中所分享的紅利越來越多,很多地方農民收入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城市居民,很多鄉村建設得越來越美。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無疑又是一個新的更大的利好。
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這些涉及到“三農”根本制度性問題的戰略決策,回應了社會對農業問題的關切,穩定了農民的心理預期,為農村的振興提供了政治與政策保障。有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在“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城鎮現代化敘事里,農村已經不止是背景,農民也不僅是旁觀者,都將包含在均衡充分發展的中國靚麗風景之中。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湖南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也有袁隆平院士樹立起的金字招牌,更有因地制宜的現代農業科學發展規劃,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必將推進“湘村”巨變,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愿景也將加速實現。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日報 2017年10月23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