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導、中國經濟年鑒社舉辦的第五屆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峰會“把小農生產納入現代農業軌道,保障糧食與食品安全”專場上,來自政府部門、學界、企業的國內外專業人士匯聚一堂,分享推進小農生產現代化的方式和手段。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與會專家認為,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中國小農生產方式面臨挑戰,這種結構性變化對中國農業來說不是威脅而是機遇。
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辦公室主任陳靜波認為,小農生產和適度規模經營并存是中國農業發展的長期特點。從中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來看,在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小農生產仍將是農業生產經營的重要組織形式,是現代農業的有效補充和實現糧食安全以及農村穩定的重要保障。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相比,小農生產方式更加靈活,但存在生產規模小、要素集聚能力弱、抗風險能力差、缺少技能等不足。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是實現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當前,中國促進小農生產的生產體系尚不完善,服務體系相對欠缺,支撐力量不夠強大。對此,中國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支持小農生產發展的政策體系,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從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加速引導小農生產進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日本農林水產省國際部國際地域課長山口博之(Hiroyuki Yamaguch)介紹了日本擴大小農規模的經驗。日本農林水產省作為農業主管行政機構,通過推廣耕地租賃、對土地繼承給予稅收遞延或免除的優惠、成立農田中介管理機構(農田銀行)、多種手段整合農田以提高農田利用率、向土地承借方提供補貼以劃零為整進行出租、提高閑置農田相關稅負、完善農田信息網絡等政策措施,擴大農場規模。
中德農業中心項目主任霍康得(Conrad Hoyos)認為,在推進小農生產現代化的進程中,農民應處于考慮問題的中心位置。小農生產通常是以家庭為單位,小農生產的現代化應由技術和市場驅動,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從德國的經驗來看,到底是小規模還是大規模農場更好,一直存在爭論。事實上,最優農場規模并不是靜態的,而是根據現實情況在改變。從政府角度出發,霍康得認為直接支付比價格支持的方式更加有效,比如通過直接支付鼓勵農業生產符合相關環境標準。此外,社會政策和開放政策也是推動小農生產現代化的有力補充,比如以合作社的方式提供教育培訓、融資等服務。
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大中國區總裁黃田強也表示,中國農業以小農為主、規模小而分散的特點在短期內是不可能改變的。這一現狀嚴重阻礙了農業知識傳播和技術推廣,不利于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在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引領下,通過全行業合作,可以為中國小農生產彎道超車提供解決方案。
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槚欽從無人機應用的角度分享了小農生產的經驗。由于中國農村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和兒童,如何讓這部分“386199”群體成為高效的農業生產者是必須思考的問題。這就需要企業提供包括導航、飛行控制、電源管理系統、新型電池、無人機監管和調度系統等一系列智慧農業解決方案。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一局局長、研究員趙陽最后總結說,小農生產根植于中國地理和資源稟賦特點,曾創造了中國農業文明的輝煌,傳承了農業文明和農耕文化,應該理性看待小農生產,宜大則大,宜小則小,因地制宜。下一步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要提高小農生產的競爭力,需要對小農戶提供政策扶持。成熟完備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小農戶和現代農業之間的橋梁。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報告(微信公眾號)2017-11-1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