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工作歷來受到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再次釋放重農強農信號。從城鄉發展一體化到鄉村振興,哪些新問題得到了回應?鄉村振興怎樣謀劃、如何實施?
鄉村振興是新時期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總抓手
近期召開的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將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總抓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有目標導向,又有問題導向。目前農村還有約六億人,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沒有變、農民是最需關懷的最大群體沒有變、農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沒有變。
“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現。”韓長賦說,農產品供給的數量和質量不平衡,農業的質量發展不充分;農業生產的規模與效益不平衡,農業的效益實現不充分;農業的生產與生態功能不平衡,農業的生態功能發揮不充分;各類經營主體發展不平衡,小農戶分享農業現代化成果不充分。這些都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解決的新問題。
記者梳理發現,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相對于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內涵更加豐富,回應了群眾期待。
“實現鄉村振興,不僅要經濟振興,還要在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發力。”韓長賦表示,產業興,百業興,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要做大做強高效綠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鄉村服務業、鄉土特色產業、鄉村信息產業,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他說,要從農業內外、城鄉兩頭共同發力,探索促進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的有效措施,培育鄉村生產經營管理人才,激發農村創業創新活力,增強農民就業增收能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為實現鄉村繁榮、農民富裕提供物質條件,并在產業發展進程中促進其他方面發展。
進一步向“三農”傾斜資源提供保障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同時,明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是順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提保障。
韓長賦表示,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在干部配備、要素配置、資金投入、公共服務等方面進行制度性安排,進一步向“三農”領域傾斜資源。今后一個時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總抓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主線,優化農業產能和增加農民收入是目標。
要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推進改革創新、科技創新、工作創新,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大力發展新主體、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們的思想觀念、方式方法、政策措施、資源配置、績效評價等都要隨之調整。” 韓長賦說,當前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為高質量發展階段,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也面臨這一現狀,要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轉向提質。這涉及到產品質量、品牌、銷路和國際競爭力,要做到經營效益高、農民收入好,發展方式優、生態環境美,全面振興鄉村發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網 12月30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