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與鄉的握手 德清33項公共政策并軌推動同城待遇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近期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將“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擺在鄉村振興的重要位置。從城鄉統籌,到城鄉一體化,再到城鄉融合,這是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城鄉關系的又一次歷史性飛躍。
記者來到德清,觀察這座浙北小城的城鄉融合進程。從2013年改革戶籍管理制度入手,直至最近消除33項城鄉差別化公共服務待遇,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系正在形成。
新年伊始,德清縣民政局統一招聘的263名農村助老員,進村入戶,為5422位80周歲以上空巢老人和60周歲以上的殘疾、孤寡、困難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按照協議,他們的服務時間每月不少于2小時,服務內容包括衛生保潔、聊天慰藉等,費用則由政府買單。
這意味著,德清148個農村和35個城鎮社區的居民,平等享受著居家養老服務。
這也意味著,自2013年啟動戶籍制度改革、取消農業與非農業戶口劃分以來,全縣33項城鄉差異化公共政策全部并軌,縣域內基本實現同城待遇。
從打破城鄉遷徙的戶籍障礙,到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再到賦予鄉村要素以市場價值,實現的是人、財、物在城鄉之間自由涌流,改變的是傳統城鄉工農關系,帶來的是鄉村振興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契機。
“城鄉關系一改變,整個社會也跟著改變。”用100多年前馬克思的這一論點概括德清的變化,可謂恰如其分。
改革破冰 城鄉互動通道由此打開
城市的邊緣,很早便延伸到了洛舍鎮鎮郊的雁塘村。新修的公路,穿過村民王榮金家的耕地,他由此成為村里第一批被征地農民。獲得土地出讓金后,他在鎮上企業找到了新工作。
“當時心里還是有些不安的。”王榮金說,不靠種地為生了,也無法輕松融入城市,“看病花的錢不一樣,小孩讀書不一樣,村里人和城里人,差別就是那么明顯。”
和他一樣,2013年的德清,超過10萬人游離于城鄉之間。而在中國,這一數字超過2.5億。一紙戶籍,阻斷了人們從鄉村邁向城市的腳步,依附于戶籍之上的待遇差別,更是劃出了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鴻溝。
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必須從制度上撕開口子。
2013年,德清被列為全省戶籍制度改革試點地區。當年9月30日,德清縣公安局的戶籍登記信息系統里,43萬人的身份標識統一轉成了“浙江居民”,再也看不出城與鄉的區別。“如果只是在戶籍上打開城鄉遷徙的通道,不到一周就能完成,更重要的是在于消除城鄉待遇上的差異。”縣公安局副局長邱連榮告訴記者,早在戶改之前,德清就成立以公安、民政、國土等10余個部門組成的“城鄉統籌辦”,整理出33項政策,“2013年底,我們調整了16項,但全部并軌歷時近3余年,其中的利益和理念爭執不可謂不多。”
利益之爭,源于各方代表的不同立場。
比如,對于城鎮戶籍自由回遷,農村居民的顧慮在于:“承包地、宅基地要不要重新分配?”放寬新居民落戶政策,同等享受保障性住房、教育等配套服務,43萬德清戶籍人口擔心:“是否會擠占我們原有的資源?”
為此,德清明確“權隨人走”“待遇就高不就低”等原則,一方面通過統一、調整等方式,每年新增7000余萬元財政投入,逐步消除就業、教育、養老、醫療、住房等5個方面的差別化公共服務待遇;另一方面明確新出臺的經濟社會政策不再與戶口性質掛鉤。
理念之爭,源于長期以來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的隔閡。
縣民政局副局長于宏坦言,作為最后一項并軌的城鄉差異化政策,居家養老服務和補貼早在2016年就開始謀劃。然而一開始,早已在城鎮鋪開的電話“點單式”服務全縣城推廣時遇到困難:“一是服務能力有限,無法到達偏遠地區,二是因為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需求有差異。”
去年開始,民政局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組織居家養老服務公司按照就地、就近原則招募農村助老員,為農村“五類”老人上門服務,并于2017年底簽署完成全部5000余份居家養老服務協議。
至此,德清城鄉融合體制改革初步完成。城與鄉,從此與眾不同。
普惠共享 新型城鄉關系逐步形成
許多德清人感慨,這3年,他們經歷的變化最多最快。
如今,王榮金的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轉成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60周歲后每月可領取1400元養老金,相比原先的農民養老保險,每月可多領取1100多元;由于他和妻子梅金蓮自動被納入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此前梅金蓮到杭州動了心臟手術,13多萬元的醫療費用自己只需支付4萬元左右,與城鎮居民完全相同,改變了“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干”的命運。
不久前,新市鎮村民倪新根騎著三輪車與貨運公司的一輛拖拉機相撞,傷情經鑒定為9級。按新規定,交通事故傷亡賠償不再與戶籍掛鉤。參考2016年浙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倪新根最終獲得賠償49957.8元,比以往同類性質案件判決的賠償金額多出近一倍。城鄉居民“同命不同價”的現象,由此漸漸消除。
下渚湖街道二都村里,村民們也迎來新的機遇。2016年6月,下渚湖街道啟動二都小鎮項目,進行老街改造。在此過程中,人們可以選擇用老房子中心村的置換宅基地建造新房,可以選擇出讓,把家安到縣城,遷居落戶,也可以不出讓,接受統一的外立面改造。
這也是通過改革,德清縣里產生的獨特現象:通過完善吸引農民進城鎮落戶的配套政策,健全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消除城市居民、農村居民與新居民的待遇“鴻溝”,人們得以在城鄉之間自由遷徙。
截至目前,全縣共開展農民就業技能和心理素質培訓525期,受益農民達2.57萬人,全面實現新型居住證行政管理、公共服務、金融服務、商業應用、企業管理等功能全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逐步形成。
“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從養老、醫療、教育到社會生活,正在被一一滿足。”德清縣農辦相關負責人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實現城鄉融合,鄉村還要發展得更好。”
賦權增利 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能
清冷的冬季,莫干山鎮仙潭村里卻十分熱鬧,每個周末,農家樂的年豬飯從日落時分吃到華燈初上,幾家民宿的主人帶著客人體驗著山間的特色活動:培育綠植、挖冬筍、采摘有機蔬菜。
在整個德清,即使像仙潭村這樣的偏遠山村,也充滿了發展活力,全縣幾乎沒有一個空心村。
鄉村的活力,從何而來?作為城鄉融合改革的配套,早在2014年,德清就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確權”行動,范圍包括土地和山林承包經營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農房所有權、水利設施所有權、村集體股份等。直至2017年底,所有有形和無形的農村資產全部確權完成、登記在冊、頒證到人。
德清人的意圖,是讓死權變活權,資產變資源,從而實現人、財、物等要素的流動,推動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制造、鄉村旅游等產業發展。“鄉村振興,首先要產業興旺。”德清縣農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下渚湖街道雙橋村,青蝦養殖大戶歸毛頭流轉了1500余畝地,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向縣里銀行抵押了200多萬元貸款,將青蝦養殖面積擴展到了近2000畝,并請來技術專家,開展全新的稻蝦共生循環養殖模式。資金、人才從城市流向鄉村,不僅解決了農民創業的后顧之憂,還帶動了傳統種養殖產業轉型升級。
洛舍鎮東衡村,沿整齊的農房一路向前,全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推出的第一個特色產業區初見雛形,幾幢米黃色的大樓拔地而起,14家鋼琴企業搬進了新的廠房。不遠處,通過土地流轉整理出的5000畝土地上,浙江水產研究基地、德清縣農業眾創園等項目紛紛入駐,與村里正在建設的農業觀光園、鋼琴特色小鎮、孟頫文化園相連成片,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藍圖已經打開。
而東衡村的村集體賬本上,不僅多了一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出讓金,還收獲了超過百萬元租金。村民手中股權的價值也從每股680元增加到了1.1萬元。
“資源的配置和流動,決定著城鄉之間投資的方向,為村集體資產和農民增收帶來了巨大活力。”東衡村黨支部書記章順龍堅信,鄉村的命運不再處于被支配的地位,而是掌握在每個生活其間的人手里。
眼下,對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求,德清發布了全國首個關于城鄉融合發展的縣級地方標準規范。一系列規劃建設、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的“硬”指標中,城鄉治理方面的“軟”指標引人注目,其中包括引導居民參與社會管理等,指向的正是“關鍵在人”的命題。
恩格斯說,通過城鄉融合,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全民共享。如今的德清,正向著這個目標邁進。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浙江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