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幾年和朋友們爭論未來的中國是“城市中國”還是“鄉土中國”時,大家都一致認為“城市中國”更靠譜。理由無非是城市產生聚集經濟、城市就業機會更多,而農村的基礎設施落后、農業附加值低、農民缺少組織能力。好像“農村資源單向流向城市”的潮流難于逆轉,好像我們的“鄉土中國”以后將逐漸消失。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近幾年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和氣污染的問題的加劇、再加上中國老齡化社會的逐漸來臨,近幾年出現了“逆城市化”的跡象。美麗鄉愁、鄉土中國等問題再次走入了人們關注的視野。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出現了一股重要的新勢力,那就是就是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它打破了原來的“物理空間和時間”的邊界,從而在“虛擬空間”上產生了“新的供應鏈”關系和新的經濟形態。筆者在就這種背景下提出一種基于O2O思維的鄉土中國構建策略,以拋磚引玉:
一是線上建立生態圈和粉絲群。移動互聯網工具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時空限制。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的快捷。尤其是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工具所擁有的即時通訊、上傳、分享、召集和傳播等功能,給整個產業界帶來了一次全新的革命—即:“任何產品或商品都是自媒體”的理念。具體到鄉村的物品和美食等就是通過整體包裝,都打造成了一個個充滿個性的“自媒體”定時把它們所代表的價值趨向、功能屬性和使用功能,通過網絡展示給其它城市或地方的人群,圍繞此形成一個個獨特的“價值生態圈和粉絲群”。這就使得它們超越了簡單的吃、喝、用等物理功能,而變成某些特定人群交流和價值溝通平臺。
二是線下發展旅游等體驗經濟。如果套用時髦的O2O概念做個對比,微信是線上交流,而旅游和休閑產業就變成了一系列線下體驗。如何利用好旅游業的體驗經濟特性,把我國沉睡了農村傳統文化進行如果合理包裝故事化營銷和游線串聯,必然成為迎合這種市場需求的重要“新供給側改革”。
三是線上線下構建新型合作社組織和專業聯盟。隨著城市壓力的增大和霧霾的困擾,一些具有前衛意識的人開始走出城市向往自然。或者是為了純粹的尋找“吃的體驗、活得健康”!也或者是希望到農村尋找新的“藍海”事業!一場新的“上山下鄉”運動開始了。它們或者帶著資本、或者帶著技術、也或者帶著激情創意、也或者只是帶著一些好奇…..這些人的到來必然給鄉村帶來一種新的變革的力量,相比傳統的農民群體更具組織、管理和營銷能力,如何讓這些鄉村創客和當地農民一起打造新的合作社,就顯得日益重要。
總之,應該充分把握好互聯網+、旅游體驗業、雙創等趨勢紅利和技術工具。在新的發展背景下,用“線上線下”結合的發展理念,重新定義和組合鄉村的各種資源和文化元素。同時積極融入“個性化定制時代”的需求,在鄉土中國打造各種“亞文化組團”或新型合作社組織,將有利于為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探索出一條道路!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曉軍視點”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